道教在唐朝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由于李唐皇室和太上老君攀上了亲戚,故而唐朝历代皇帝都非常崇信道教。很多宗室、后妃还当过道士,如李泌、玉真公主、杨贵妃等。权贵人物如此崇道,对道门中人十分的赏识和厚待。那些削尖了脑袋都想挤入社会顶层的人,便打起了歪主意,想到做假道士或假隐士,也许是一条升官发财的捷径。真就有很多人通过这种方法成功了,其中的闻名者,是初唐时期的卢藏用。

卢藏用出身的范阳卢氏,是著名的世家大族。这种高门教育出来的子弟,学识、才艺都不会差。卢藏用文章写得很好,参加科举考试没走任何后门,凭自己的能力一举中了进士。出身高门,又年少高中,似乎可以春风得意、畅想人生。可是因为没有马上得到官职任命,使得卢藏用备感郁闷。出身好的人总想着快速获得更大的成功,未免会缺少一些等待的耐心。得找一条通向人生巅峰的快车道,卢藏用脑子里灵光一现,一个绝妙的主意浮现在脑海中。他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到山中做隐士。

当时的皇帝非常崇道,茅山派宗师潘师正被皇帝请到皇宫。连崇佛的武则天都称之为“神仙”,给予特别礼遇。要是在清朝,哪个皇帝会理一个道士?道光皇帝曾下旨,不允许张天师到北京朝觐,彻底切断政府与道教的官方联系。使得道教便更加没落。唐朝是道士们生活的最理想时期,卢藏用做出的选择自有道理。

在哪里隐居,是一门学问。茅山宗师潘师正一心向道,入山唯恐不深,很怕皇帝留他在红尘浊世之中。卢藏用恰恰相反,他的隐居只是为了更好的出仕。因此,卢藏用选择了离首都长安很近的终南山。怎么将名气传到高官和皇帝耳中,不是离都城近就可以。卢藏用虽然只是做个假隐士,但为了将声名远播,还得进行一番真修行。

道术五花八门,炼丹之类的高深道法卢藏用自然无法习得。不过他修炼的两门道法,也是非常了得的。这两门道法是辟谷和炼气。辟谷在唐朝很流行,通过辟谷修炼,可以很长时间不用进食;“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滓”。据说辟谷术达到一定的层次,便可成仙得道。炼气是一种吐纳修炼的方法,也是利于养生长寿的。卢藏用本身对道教修炼感兴趣,他也将这两门功法修炼到了相当深的层次。

可惜卢藏用的目标是当官而不是修仙,功法再高也是枉然。皇帝喜好道法,卢藏用缺的只是一些名气。于是,卢藏用开始游历四方,到了南方的衡山、庐山。衡山曾是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夫人的证道之地,而庐山是上清派宗师陆静修的证道之地,都和道教很有渊源。卢藏用在游历中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也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家族给了他不小的助力。果然,武则天听说了卢藏用,把他召集到都城做官。

官员们讥笑这个靠隐居修道而得官的新晋同僚,称其为“随驾隐士”。但卢藏用不理这些风言风语,他想到的还是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想在仕途上做出一番杰出成就。“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可是等卢藏用真正做上官之后,才发现官场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卢藏用也曾一腔热血地谏止皇帝大兴土木,可是意见丝毫不被理会。而卢藏用性格秉性,又生来不会拒绝。在他当上主管官员任免升迁的吏部侍郎之后,对于很多人的请托,都是毫无原则的一一照办。因此卢藏用的官声不佳。尽管如此,卢藏用对朋友们是真好。

卢藏用和他的朋友们,都是初唐时期的名人,时人称之为“方外十友”。这些人中有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大诗人陈子昂、宋之问,还有茅山宗师、两朝帝师司马承祯等。陈子昂死得早,他的遗孤便是委托卢藏用抚养长大。卢藏用能够留名千古,也是因为他的好朋友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在京城,总觉得帝师身份有碍修行,便想归隐天台山,继续过岭上神仙的日子。卢藏用好心好意地对他说,“不用去那么远,终南山就是好地方,你可以去那修炼。”司马承祯却促狭地对卢藏用说,“我看这终南山里面,是有做官的捷径吧!”卢藏用的名字,从此和这个贬义的成语“终南捷径”捆绑在一起,受到后世连绵不绝的嘲讽。

卢藏用就是这么一个官迷。他热衷红尘富贵,只把道法修炼当做了一块敲门砖。当上高官之后,便将道德教诲全部抛之于脑后。“福兮祸之所倚”,后来唐玄宗继位。这位崇道到了骨子里的皇帝,对假隐士卢藏用自然很不待见。而卢藏用又依附了唐玄宗的政敌太平公主,更是惹得皇帝龙颜大怒。唐玄宗本来想将卢藏用一杀了之,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这其中可能有司马承祯的作用,也可能是因为卢藏用毕竟作恶不多的原因。最终,唐玄宗只是将卢藏用远远流放了事。

聪明如卢藏用,本认为找到了一条人生的捷径。在流放之地,他回首一生,才发现所谓的“捷径”,更是一条不归路,将自己引入了深渊。很多的时候,“快”就是“慢”,“无为”才能“有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