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功之道家气功苏元朗内丹功法之苏元朗介绍,号青霞子,隋朝著名道士,曾学道于茅山,后来罗浮山(广东省东江北)专事修炼内丹,著有《龙虎通玄要诀》、《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等书,并在徒众中广为传播。自此“内丹”功法始为世人所知。因当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还未在社会上流行,且《参同契》和《黄庭经》都未有“内丹,一词。据《罗浮山志》记载:“苏元朗尝学道于句曲(茅山)得司命(大茅君)真秘,遂成地仙。来居罗浮。年已三百余岁。居青霞谷。修炼大丹。弟子从游者闻朱真人服芝得仙,竞论灵芝:“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惟黄芝独产于嵩高,远不可得。元朗笑曰:灵芝在汝八景中,盍向黄房求诸。谚云: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成至宝。此之谓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可见苏元朗不主张服药长寿,而倡导炼养“内丹”。
道家气功苏元朗内丹功法
“内丹”功,自苏元朗倡导后,在唐代相当流行,内丹著作也纷纷间世。现存的《正统道藏》就收载了《通幽诀》,《谷神论》,《陶真人内丹赋,,陶知古的《日月玄枢篇》,还阳子的《大还丹金虎白龙论》,张果的《大还丹契秘图》以及太极真人的《上洞心丹经诀》,等等。“内丹”的含义也更加明白通俗,其功法也较《参同契》简便易掌握。如《通幽诀》说:“气能存生,内丹也。”《谷神论》将“内丹,功法概括为:“含津炼气,吐故纳新,上入泥丸,下注丹田,谓之内丹。”
鉴于苏元朗详子盲“内丹”功理,而略于功法,现据与之同时代的著作《上洞必丹经诀》简介其“内丹”功法,
隋唐时期将“内丹”功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练“还精朴脑”,第二阶段练“胎息”。
“还精补脑”:在子后午前或子后丑前(半夜至凌晨4时)开始练功。行住坐卧,任选一种姿势,但须入静室。首先闭目养神,意守下丹田,同时使呼吸细匀柔和。待丹田精气温温萌动时,即以意领气打通三关.通尾闾(长强穴)贯入督脉,然后通夹脊(一说在大椎下三寸处)过玉枕(脑后风府穴下)直入泥丸,补益脑髓。坚持长期练此功,自然脑满神旺,生智生慧。
“胎息”:在震卦,一阳初生的子时入静室,姿势行住坐卧不拘,但要排除一切杂念,调匀呼吸。逐渐使呼吸气细微绵绵,若有着无,犹如胎儿在母腹中呼吸。开始练功时,这种“绵绵若存”的细微均匀的呼吸维持时期短暂,只要坚持久练,维持时间可逐渐延长。一天呼吸一般是一万三千五百息,要求息息都用.胎息”,才能算胎息功练成。若练成此功,就会“肤若凝脂,百病不侵,延年不死,。
道家气功苏元朗内丹功理
所谓“内丹”,即《参同契》和《黄庭经》所说的“还丹”,是练气功的高级阶段。苏元朗据《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诀》三书,篆《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明确指出“归神丹于心炼”,改外丹为内丹。认为“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子日月,进退在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性命双修是内丹修炼的核心。修性,又叫修心养性,即老庄的养神。修命,就是固精养气.性功和命功结合,是炼内丹的基本方法。延年益寿是炼内丹的目的。;
苏元朗本专主内丹之旨,将外丹的名词,均从内丹角度解释,并借以阐述内丹的功理:“龙虎宝鼎,即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室,津为华池。五金之中,惟用天铅,阴中有阳,是为婴儿,即身中坎也,八石之中,惟用砂汞,阳中有阴,是为蛇女,即身中离也。……中央戊己是为黄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处金,皆本心神,土犹黄芽也。修治内外,两弦均平,惟存乎真土之动静而已。真土者,药物之主,斗柄者,火候之枢,白虎者,铅中之精华,青龙者;砂中之元气。鹊桥河车,百刻上运,华池神水,四时逆流。有物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
意思是以身心为炉鼎,养心即修性,养身即修命。”要性命双修,就得坎中(肾)的婴儿(元精),与离中(心)之姹女(元神),通过住在中央的黄婆(意念)的撮合,加上津(唾液)气等的温养烹炼而结成内丹。炼成内丹,就能长生久视,胜服灵芝仙草。
原文选摘
还精补脑者,其法须于子后午前六阳时为之,或子后丑前,在身中阳生之时,而为之善矣。于此时入靖,或不拘行住坐卧,亦可。须当内外贞白,专气致柔如婴儿。然后玉堂、尾闾起火,行气直过夹脊双关,入三山,直至玉京山。久则自然脑满,三一九室之妙道,实在于斯焉。
胎息一法,实为服气之大要,其法始焉,必用震卦时入靖,或不拘行住坐卧,必须内外贞白,专气致柔如婴儿。然后如子居母腹,呼吸在玄牝之恨,绵绵若存,久久服之,直至一万三千五百息,息息如胎,一日十二时百刻,刻刻调和,小则骨正筋柔,肤若凝脂,大则入水不诩,入火不焚,脱胎换骨,隐显变化,身外有身,与道合真,其道在人耳。此二要诀者,内丹之道要,于此斯毕矣。(《正统道藏·上洞心丹经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