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清天下秀
2.千峰之首黄冈山
3.篁岭—草民的皇宫
4.江湖奇峰石钟山
5.南昌大美南矶山
6.大茅山秀色
7.丫山飞瀑
8.世界氧吧—崇义阳岭
9.武宁神雾山:惊现“马克思石”
10.丰城升华山:万亩映山红创视觉盛宴
三清天下秀
江西风景独好,三清天下奇观。公元年,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记》中写道:“十月十七日鸡鸣起饭,再鸣而行。……又十里,东津桥,石梁高跨溪上。其水自北南流,其山高耸若负扆,然在玉山县北三十里外。盖自草萍北度,即西峙此山,一名大岭,曰三清山。……东津桥之水,绕城南而西,至此胜舟。时已下午,水涸无长舟可附,得小舟至府,遂倩之行。”徐霞客曾在玉山县的冰溪东津桥遥望三清山,他受阻于水势与道路,遗憾无法将自己的足迹印在三清山。试想,倘若徐霞客能登临三清山,那么在《徐霞客游记》里,定会有三清山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的徐霞客失去了一个登临的机会,世人认识三清山也推迟到20世纪80年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三清山,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慢慢揭开了她那神秘而迷人的面纱。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主席保罗先生称:“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是全人类的瑰宝”。三清秀出,惊艳了时光,惊艳了世界。今日三清,名扬天下。
云绕山间
三清天下秀,秀在自然天成。三清山是沧海桑田的见证,14亿年的地质变迁里先后经受过三次大海浸,并有两次沉入海底达五六亿年。由于海底火山的作用和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晚期以及以后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山体不断抬高,断层密布,呈垂直状态的花岗岩体又长期受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最终造就了今日三清山奇峰参天、幽谷千丈的山岳奇观。宏观的地貌演化系列是从“峰峦——峰墙——峰丛——石林——峰柱——石锥”,再加上“岩壁、峰谷和造型石”九种地貌。三清山的花岗岩峰林微地貌形态类型完备,这九种地貌在三清山都有典型的展示。三清列座是峰峦;万笏朝天、九天长城是峰墙;天门众仙迎客是峰丛、三龙出海是峰林、玉灵石林是石林、巨蟒出山、观音赏曲是峰柱、神仙现指、蜗牛戏松就是石锥、并有西海大峡谷、三排尖崖壁和丰富的象形石,如老道拜月、猴王观宝,惟妙惟肖。在三清山核心景区就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处,景物、景观处,其中,东方女神和巨蟒出山两处已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记录。因此,三清山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西太平洋边缘最美的花岗岩”。
巨蟒出山
三清天下秀,秀在生态良好。三清山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生物避难所”之一。在第四纪冰川期,全球气温普遍下降,大量植物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三清山因为复杂的微地貌地形环境,成为了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其中就有很多珍稀物种,像红豆杉、白豆杉、银杏、天女花等等。三清山不仅是华东黄杉和南方铁杉的分布中心,还有连片数千亩的高山杜鹃林,年三清山珍稀物种就随“神七”实验舱升入太空。遨游过太空的三清山濒危植物种子送到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培育,成功后移栽到三清山濒危植物园。“四月芳菲尽,山中始盛开”,每年五六月时,十里杜鹃姹紫嫣红,分布于青山的苍松翠柏间,摇曳在云山雾海中,令人陶醉不已。无怪乎文学家秦牧称赞三清山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
三清天下秀,秀在山水相依。俯瞰三清,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山水共耀,蔚为壮观。高山孕育飞瀑,玉帘瀑布群就处于三清山石鼓岭的幽谷丛林中,是江西省七大最美瀑布群之一。她流入澄净浩瀚的三清湖,风情万种;八磜龙潭的瀑布群似巨龙跌宕跳跃,从西海岸一直奔腾到山下的八磜村,而后流入三清山的玉琊溪清澈纯粹,如玉带缠绕于青山之间。三清山的两条溪流由小而大,是六百里信江的源头,一江春水,向西奔入浩瀚的鄱阳湖。
三清天下秀,秀在人文底蕴。三清山有着历史久远留存丰富的道教文化。三清山属怀玉山山脉。因其玉京、玉华、玉虚三峰挺拔,如道教尊神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而得名。在《明一统志》就记载:“三清山,在玉山县北一百里,与怀玉山并峙,有羽化坛,晋葛洪与德兴李尚书修炼处。山巅有老子宫,又有金沙水玉洞,灵济庙,罗汉洞,李尚书铁炉诸奇胜。”三清山于明代由王氏后裔复建了三清宫,珍贵道教建筑与石刻雕像留存至今。三清宫背倚九龙山,门朝北斗紫微星,就实而向虚,取其“常有观其徼,常无观其妙”之经义。别具匠心的三清宫道教古建筑就是以三清宫为中心,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道教建筑,配合着地形藏巧于拙,构成了道教露天博物馆。三清山还有儒家文化的浸润熏陶,朱熹曾讲学于金刚峰下的怀玉书院,留有千古不朽的理学著作《玉山讲义》。三清山还是一处民俗文化大观园,闽南风情、畲家风俗等多种民俗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交相辉映,各族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存、和睦共处。三清山更有红色文化的深厚土壤,方志敏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壮美绝唱。如今,遍观三清,“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三清山云海
三清天下秀,最为秀美风景还是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三清山有一群聪颖智慧勤于奋斗的三清人,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创新发展,勇攀高峰:继年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年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年在西海之上凿石架阁开建栈道,成就余米无一拾级的西海岸栈道;年成功问鼎世界遗产,一路收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十大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景区党建标准化示范单位等荣誉;景区十一项地方标准成为行业翘楚,为“江西风景独好”增色,为江西优质旅游供给添彩,为旅游强省建设助力。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三清人深深认识到:旅游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观大势、明大势,方能谋大事。当前,三清山旅游正谋势再提速。年玉帘瀑布、神仙谷两大景区横空出世,《天下三清》首演绽放视听盛宴,房车宿营地,畲村民宿秀美宜居,让游客在诗与远方里徜徉。三清山“红茶、剪纸、石斛草”等旅游商品推陈出新。这些都是三清人在新时代展现的新作为,交上的新答卷。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江西“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三清天下秀”不仅是赞美三清山风光俊秀,还寄托着殷切的希望。“秀”既有“美丽”之解,还有“出众”之意。我们坚信,历经千年积淀厚积薄发的三清山一定能描绘出美丽中国江西样本的新画卷,建成新时代全域旅游新标杆!
千峰之首黄冈山
黄冈山(江西武夷山)是武夷山脉的主峰,海拔.8米,因山顶生满萱草(俗称黄花菜),八九月开花时节,山冈遍染金色,蔚为壮观得名。武夷山有曰:南北连粤浙,西东分赣闽,主峰黄冈山,势压大东南。黄冈山雄踞东南之巅,不仅是江西省第一高峰,也是东南大陆十省的最高峰。奇峰险壑、山花古树、飞鸟走兽、流泉飞瀑让人目不暇给,迷人的近月、壮美的日出、奇幻的云海、宏伟的峡谷、古朴的关隘更让人惊羡于她的绝美。
黄冈山
4月下旬的周末,我到铅山县调研。在得知黄冈山距离县城大约公里后,便决定连夜登临。从铅山县城乘车出发大约是晚上8点,约11点半来到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叶家厂管理站,凌晨3点半再踏登顶之路,清晨5点左右抵达山顶。上山的道路崎岖颠簸,夜间行车冗长疲惫,但相比在东南第一峰守望红日喷薄的期待,都可忽略不计了。
黄冈山是登高望远的绝妙境地。山顶是一块1平方公里的平坦草甸,枯黄的萱草半人多高,还未着绿,松软如毡。我曾见过塞外孤冷如钩的弯月,亦曾见过西湖皎洁如盘的满月,却从未见过黄岗山这样迷人的近月,几乎不用抬头就能看到,仿佛一伸手就能轻触。像母亲亲和慈祥的目光,让你的心儿渐渐柔软,像情人晶莹润泽的脸颊,让你忍不住想要轻轻爱抚。淡淡的月光如烟似纱,远处的峰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如真亦幻,像一座座岛屿在茫茫大海中漂浮游移,令人仿佛置身海上。山顶的最高点竖有江西省人民政府所立标志碑,其上“黄冈山”三字铁划银钩,苍劲有力。轻抚石碑,俯瞰云低雾绕,万峰匍匐,心中不由涌起万千气象,更是感叹黄冈山“千峰之首”之誉实至名归。
大约5点30分,远处东方灰厚的云团后隐有微光艰难透出,云团上方的区域渐渐明亮,灰厚的云层慢慢映红,黑色、黑灰、灰色、灰蓝、暗红、橙色,由近及远,层层铺垫。略不经意,云层表面镀上了一条细长的红线,呈弓形缓慢拱起,一个半凝状、火红的小弹丸在云团中浮现,既而快速跃升,瞬间跳出云面,灼灼其华,绚丽异常,眼睛已经不能直视。云海倏地染上绚丽的色彩,像花海、像锦绣、像流苏,云蒸霞蔚,妙不可言。月亮抑或不愿离开她眷顾的生灵,抑或要欢迎太阳的到来。东升的太阳、西沉的月亮,这大自然看似不可调和的存在,在此相融,共成一景,一边七彩绚烂、豁然开朗,一边皎洁清冷、静幽神秘,斑驳的光影在山间游弋交错,神奇壮美。我震惊于这日月同辉的景象了。
黄冈山日出
群山一下子苏醒了。绵连的群山,山体雄峻,平缓处错落有致,秀峰叠峙;险峻地斧劈刀削,危崖突兀。山下水汽蒸腾翻涌而上,很快形成烟波浩渺的云海,一铺万顷,茫茫无涯。峰峦变得捉摸不定,虚实莫测,俨然一幅自然天成的泼墨山水。层簇的云团平静时如棉似絮,千姿百态,悠扬舒缓,一幅烟水迷离之景;转瞬间风起云涌,惊涛裂岸,势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惧。
与夜间上山相比,下山之路充满了乐趣。黄冈山从山顶到海拔米处,依次分布着中山灌丛草甸、中山苔藓矮林、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是国内唯一可以在1小时内沿公路考察欣赏到的最典型、最复杂的植被垂直带谱。沿山路而下,看林木竞秀,颇有检阅三军的感觉。特殊地理位置、山高谷深的复杂地形使得武夷山脉在地质史上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直接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和珍稀濒危物种的幸存地。这里分布着多亩全球最大的南方铁杉原始林,仅见于此的柳杉天然林,林内百年以上树木比比皆是。有“中国王”之称的南方铁杉伫立在山路边已逾年,挺拔有力,剑枝戟叶,俨如战士站岗放哨,又像千手观音守望你的到来。
车行路上,不时看到轻灵的鸟儿、活泼的松鼠、机警的野兔在丛林中觅食、嬉戏,增添不少自然野趣。打开车窗,清冽的空气沁人肺腑,动听的鸟鸣扑耳而入,或清越、或函胡,或悠长、或短促,是绝妙的晨曲。有“鸟中熊猫”之称的黄腹角雉极其有趣。雄雉体型优美,羽色鲜艳,五彩斑斓,煞是好看,雌雉则体型较小。由于身体粗笨,不善飞翔,胆子很小,遇到危险时,它们不飞不跑,站在原地东张西望,直到敌人逼近,才“急中生智”一头扎进杂草丛中,身子却露在外面,好像鸵鸟一样,因此被当地人戏称为“呆鸡”。但良好的生态和纯朴的民风却使它们在这里首次发现命名后,经过多年的自然繁衍,成为全球最大的黄腹角雉野生种群。
在黄冈山观赏瀑布无需艰苦跋涉,山腰转角处的“情侣瀑”就颇有特色。两道瀑布,左前方一道涓涓细流,犹抱琵琶半遮面,从幽林中辗转流出,曲折蜿蜒,身姿曼妙,娇柔妩媚;右边一道要宽阔得多,奔涌而下,阳刚壮美,一往无前,胜在气势。它们犹如一对热恋的情侣,起初深情凝视,最后执手相奔,潭中激腾的白色水花分明是它们快乐的歌唱。但多不胜数的季节性瀑布、雨后性瀑布才真正体现黄岗山瀑布之美。雨后的黄冈山,仅西坡就常见瀑布近二十条,云际天边,彩虹之上,玉带飞悬。冬季这些瀑布是另一天然绝景,于山间、陡崖、巨石等处形成的冰瀑、冰帘、冰挂,晶莹洁白,形态万千。
“情侣瀑”的不远处是观看断裂大峡谷的最佳地点。断裂大峡谷形成于中生代地壳运动,横跨闽赣两省,长达数百公里。驻足眺望,大峡谷如被一柄巨剑生生劈裂,笔直伸向远方,极有气势。峡谷内沟壑深切,岩壁陡峭,险滩密布,林荫水覆。甘甜澈透的泉水泛着清幽的灵气,穿峡走谷,过滩呈白,遇潭现碧,时而舒缓,时而湍泻,其声如鼓如琴。
桐木关是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凭吊自然必不可少。不算太高的关隘,青色的砖古朴厚重,其上有一座两层小楼台,依山而筑,居高凭险,无怪历朝历代皆为兵家必争之险。它的来历并无太多记载,相传明英宗正统年间为守护边关而建,因其时当地出产桐油,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油桐树(当地称为桐籽树)得名。立关北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赣闽古道贯穿其间,只是曾经的“商贩盐挑来往之区(枢)”再也无法寻觅盐客踪迹,可凭吊的只有“勿许恃众闹事”的勒石告示了。
离开黄冈山是次日9时。但我从未停止过对她的想念和思索。武夷山是赣闽两地共有,一山两地却有很大差距。要认真研究和借鉴福建武夷山的保护发展理念、传播方式和成功经验。黄冈山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国第5个,江西省首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千峰之首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奇迹。
篁岭—草民的皇宫
篁岭正如其名——“篁”:一个戴着竹帽的皇帝,没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却享有天人合一之大自在——这里是草民的“皇宫”,普通民众的乐园。无论是谁,锦衣华服也好,清新简朴也罢,都可以来到这里,融入这里,成为这天地之中的一份子。
这里其实是一个小村庄。篁岭坐落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东北部,悬于海拔米的石耳山之上。多栋古民居高高低低,挨挨挤挤,随弯就坡,错落有致地摆布在了百米落差的山窝之中。小村的对面,万亩梯田大大小小、层层叠叠,一大片一大片,从沟谷到山腰,与群山拥抱着、依偎着,仿佛他们从来都是生长在一起的。晨雾起处,炊烟袅袅,村庄披上了青萝面纱,忽隐忽现,犹如3D版仙境的现实存在。
山路数拐,走近村口,一大片高大茂密的水口林随山采形、就水取势,一下撞入了眼帘。这片树林以“天然活化石”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为主,杂以香樟、香枫、银杏、香榧、香桂、松树等,共百余株,大多树龄在五百年以上,其中数棵竟达千年以上。浓浓树荫,似书法巨匠,仅用寥寥数笔,就已然使篁岭徽州古村的形象跃然纸上。
“水口”,指水源所从出之洞口,也是村庄的出入口。受中国传统思想“天人感应”的影响,古徽州人对自然非常崇敬,认为草茂木繁则可生气旺盛、护荫地脉。所以他们十分用心地营造和建设水口林,将其视作村民命运和前程的象征,这也使得古徽州广大山林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篁岭的水口林正是徽派水口林的典型代表。在篁岭,至今秉承着“树旺丁”的精神契约。所谓“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篁岭人历来乐于植树插竹。对房前屋后、周边的林木,自古禁伐,对违者实行“杀猪封山”,也就是对偷伐、滥伐林木者,全村人声讨,除处罚金并通告外,还要从当事人家中拖出生猪当众宰杀,全村按人头送肉。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不断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找到平衡点,使得今日之村落古树环抱,从容宁静,更使得鸟兽栖息,连濒危珍稀鸟种黄喉噪眉也在此安家,与人和谐共处。
人都说,春之媚、夏之艳、秋之旷、冬之韵。篁岭华彩万象、景色迷人,四季的色彩和魅力在这个古老的村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春天的篁岭,啾啾鸟鸣,万物复苏。在春风吹拂下,小村恰似一曲节奏明快的音律。油菜花开,金蛇舞动,嫩黄飘香,与梨花赛雪、桃花嫣红一道,交相辉映,绘成一幅无比浪漫、色调绝美的粉墨画卷,美不胜收。
初夏的篁岭,万木峥嵘,竞相吐翠。一抹山色耸入云霄,“山青青兮欲雨,云澹澹兮生烟”,遇雨天,水倾盘而下,或成瀑流;雨过天晴,或现彩虹。蔚蓝天空、山林苍翠、粉墙黛瓦,蓝与白相间、红与绿相配,酣畅淋漓,绚丽迷人。
深秋的篁岭,天高云淡,秋风送爽。阳光把晒楼唤醒,家家户户齐刷刷开始“晒秋”,地里种的、山上长的、树上摘的,黄菊、豆角、茄子、苞米、黄豆、芝麻、番薯、油茶籽,一起恣肆地铺在晒架上。但也有有心人家,在大大的晒盘上,用鲜红的辣椒、澄黄的稻谷拼成巨幅国旗,与别样的古民居交相辉映,煞是喜庆。这“晒秋人家”的原创景象,加上梯田花海,就是一场宏大的多彩视觉盛宴,撩人心魄。
冬日的篁岭,沉静清和,万籁俱静。和煦的阳光伴着湛蓝的天空,看着星点梅花尽情绽放,村子多了许多风骨和优雅。有时一场大雪,大地银装素裹,田间草垛堆白,小村格外妖娆。
确实,青山掩映中篁岭的色彩已经足够令人惊讶了,但它不仅只有这外貌的五彩斑斓,建筑才是它的厚重文化和内里所在。走进小村,触目所及,无数栋徽派明清古建筑完整地、直喇喇地竖立着,古巷、古宅、古桥、古井、古书院、古牌坊、古石刻、古戏台、古祠堂等一应俱全,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古思、古幽、古韵、古脉。每一栋建筑既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面积最大的多平方米,最小的只有70平方米,不奢华,不做作,讲究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充分体现了徽州气派。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等优雅别致,水池、天井、正堂、榭阁等功能完善,门内石雕、砖雕、木雕工艺精湛、小巧玲珑、隽永婉约,内里则引入现代化住房、冲洗、卫生装置,让游客格外舒适,被称为“门外五百年,门内五星级”,给人以“讷于外而雄于内”之感。
你看,占地平方米的“树和堂”,原主人是归隐临川知县曹鸣远。此屋天井边木柱上刻有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中堂刻有曾国藩题写的楹联“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边墙上悬有唐伯虎的书法《吴门避暑》;这些明志寄情的楹联书法告示后人: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有进取心、重仁德、心系家国、报效社会。
“五桂堂”,占地平方米,原主人明代商人曹永护,从祖辈而下,四代单传,因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温和谦恭,见义勇为,且乐善好施,常接济与人,从不张扬,其子曹希赓续祖上善行,生五子,二十七孙子,曾孙、玄孙二百余人,传为佳话。它告诉后人,只要多行善举,必有好报,必结善果。
“竹山书院”,占地约平方米,分前后堂,后堂分两层,有教学区、读书处、藏书楼和教师住的边厢,是一所乡村高级学校。书院大门的门楼砖雕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砖雕上分别刻有“喜上眉梢、望子成龙、兄弟登科、孟母教子”四个典故,寄托对后代子孙的殷切希望。书院的侧边墙壁上碑刻有“忠孝廉洁”四个大字,系朱熹为岳麓书院所题写,代表书院以朱熹“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命”的思想作为办学理念。几百年来,全村耕读之风鼎盛,人才辈出。
这里还有清朝父子宰相曹文埴和曹振镛的古宅。曹文埴为乾隆二十五年()二甲第一名进士,后官拜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晋太子太保,因其引徽剧进朝入宫,被尊为京剧的鼻祖。曹振镛为乾隆四十四年()进士,为道光帝师,历任内阁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晋太子太保、太子太傅。曹氏父子宰相,操持朝政75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篁岭虽然建筑很多,却丝毫不显凌乱,反而是肌理清晰,布置精巧,让人有仰止之感。在村子中央,一条多米的主街巷,当地人称之为“天街”,挑起了整个篁岭,成为全村的主通道和大客厅。与之相连的有“三桥六井(塘)九巷”,三桥即步蟾桥、安泰桥和通福桥;六井(塘)即五色鱼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和廉井;九巷即大丰巷、担水巷、添丁巷、厅屋巷、团其巷、五桂巷、犁尖巷、月光巷和方竹巷。通过“一街”连“三桥六井(塘)九巷”,把这个地少屋多坡陡的小村庄打理的井井有条。前不久,天街还获评年唯一的一条“中国特色商业街”。
近年来,婺源旅游在全国声名鹊起,篁岭这个昔日摄影家眼中的宠儿,也获得了旅游开发者的青睐。9年,采用搬迁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运作,对全部古村产权进行收购,村民由山上搬至山下,住进交通便利、宽敞明亮的新徽派风格安置房。山上则充分挖掘特色和内涵,对原有古建筑进行进一步地科学规划和保护,并将安置好的村民返聘回山上,完完全全保留古村文化“原真性”和村庄活态。下山的村民们都住上了设备齐全的新房,又得到了土地流转和从事旅游工作的收入,这里也成为了全国“移地开发、体外造血”扶贫新模式成功的典范。同时,他们还积极引入国际度假酒店品牌,打造特色精品度假酒店和民俗文化影视村。如今,漫步在天街,两旁茶坊、名吃、书场、砚庄、古董、篾铺等徽式商铺林林总总、古趣盎然。篁岭,这座“草民的皇宫”越来越名副其实,为海内外游客所共享,他们在此访古拾趣、览胜寻芳。年,篁岭荣登第一届“美丽中国·最美中国符号”品牌榜,成为全国15个获奖单位中唯一的一个村庄,不愧为中国乡村旅游皇冠上的明珠。
篁岭,就是这样让人魂牵梦绕,有时像是大山的骄子,静静卧躺在深山之崖,沐浴天地的恩泽;有时又像梦幻般的人间仙境,云遮雾绕,静谧而恬淡,独自与天地往来;有时更像世外桃源,灵动脱俗,斑斓如春,成为人们争相追逐和向往的福地。
江湖奇峰石钟山
很多人去石钟山,是因了苏东坡的原故。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写了他夜察石钟山的经历,文章行云流水,变幻莫测,潇洒自得,绘声绘形与卓识妙理兼具,吸引着人们寻迹而至。
石钟山因山上石头能发出钟声而得名,属九江市湖口县。从九江市区出城往东,全程高速公路,跨过雄伟的鄱阳湖大桥,很快就能来到石钟山的山门。与从《石钟山记》中得到的印象不同,石钟山并非危岩千尺、四面绝壁的湖中大岛,而是三面环水、一面连着陆地的水渚高崖。湖口县城半围着石钟山呈扇形展开,石钟山山门正对着热闹的街市,非常方便人们登山观景。
山门外是一片喧嚣的繁华。街道上的汽车来往穿梭,“湖口全鱼宴”的大幅招牌直入人眼,各种各样的酒店、大排档、商铺一间挨着一间,老板和伙计热情地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一走进山门,却又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静谧的世界。这里的游客随性地倘佯着,动听的鸟鸣声不时传进耳朵,微风夹杂着清新的花香环绕在你的四周,未及细细游览,已然放下了心尘,期待来一次心灵的旅行。
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是东坡先生的汉白玉雕像。雕像足有3米多高,被安放在正对山门的山坡之上,通身被清扫得一尘不染。每一名路过的游人都不禁要在此驻足良久,间或还有人要鞠上一躬。只见众人目光注视下的东坡先生背手而立,衣袂随风微卷,面容和蔼,很是恬淡自得。此景轻易就让人想起了东坡先生与这方土地的不解之缘。苏东坡从小聪颖好学,被欧阳修称赞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黜,多次出入江西,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使江西众多景点声名远播。在赣州八境台,他第一个提出城市八景概念,为后世模仿;在庐山,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唱;尤其是湖口石钟山,更因他的《石钟山记》声名鹊起,引发定名原因千年之争……
苏东坡石像
依依别过苏东坡雕像,接下来是一条茂林垂荫、修竹掩映的石阶小道引领着游人前往景区深处。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约9万平方米,体量不算很大。然而越走就越发现其精巧雅致,好一派江南园林的美妙风光。
据考古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湖口先民就在此结庐为居,从事渔猎活动。自唐初到清咸丰七年,石钟山曾有古建筑约50余处,但后来基本毁于历次战火。现存的古建筑群主要由清末湘军将领彭玉麟主持重新修建。石钟山的建筑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形态为一体,皆是依山就势,因地制景,“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各种各样的植物遍布山头,古榆浓荫匝地,香樟四季常青,紫薇搔首弄姿,梅花暗香浮动,樱花轻盈漫舞,不大的山头森林覆盖竟达95%以上,仅木本植物就有多种,与各式建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漫步其中,石钟亭、怀苏亭、昭忠祠、报慈禅林、浣香别墅、坡仙楼、临湖塔等相继巧妙呈现,一步一景。尤其是当你走进浣香别墅,沿着天河向前,过听涛眺雨轩、芸芍斋,再至且闲亭,突遇石岩障前,几欲返身而退时,却有一座石板小桥,曲径通幽,又见一石门洞开,豁然开朗,原来是“桃花洞口,渔人精舍”,让人感慨别有一番洞天。
近年来,当地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批当代建筑,泛舟亭就是其中的绝佳代表。泛舟亭坐落在岩下水滨,需从临湖塔旁援崖而下,经绝壁,穿洞、跨桥、过隙,一路曲径陡险方能到达。这是一个不大的亭子,周围乱石穿空,古树倒挂,景致清幽。九百多年前一个月朗星稀的夏夜,东坡先生就在此岩之下,坐着一叶小舟艰难前行,湖水发出很大的声响,山林中惊起的猫头鹰凄厉地减叫,划船人神情紧张,不断催促快回。东坡微欠着身体,紧紧抓住船身,借着月光辨明了波浪冲击下的岩壁布满大小不一不知深浅的洞穴,风水相吞吐,哐哐啷啷作响,转而笑语:“石钟之名原来如此,凡事还是要耳闻目睹才算啊。”如今,静坐亭中,闭目细听,仍然可以亲聆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之美妙声音。
石钟山又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遗存的档案馆。这里集中了大量的由历朝历代大家名流、文坛巨匠留下的诗词歌赋、金石铭文、长短楹联。它们看似散乱,实则本真,只要细心揣读,无不有跨越时空,望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的感觉。先看碑刻和石刻,现存有多处,最早的可追至唐代魏征书四言书“遵王之义”。这其中,名家名篇者有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苏东坡的《石钟山记》;勒碑记功者有之,远如元代桑嘉依击退红巾军进复湖口,近如清末湘军曾国藩作昭忠词记;只言片语抒怀咏景者有之,如“力挽狂澜”、“云根”、“旷怀”、“牺牲救国”、“金石为心”等等。石刻“江湖锁钥”更是写尽石钟风云。历史上石钟山为兵家必争之地,谁控制了石钟山,谁就占据战争的主动权。从三国周瑜练兵于鄱阳湖,到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太平军与湘军之战,石钟山目睹了一幕幕惨烈的战争场景,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再看楹联,更是多不胜数,几乎每一处建筑都有,其中昭忠祠更是达百余幅之多。这些楹联文字质朴,多为即景抒怀之作,与建筑情景交融、相映生辉,更加增添了石钟山的文化魅力和感染力。
遍游全山,意犹未尽。小小的石钟山一草一木一石都承载着厚厚的历史,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散文家、书画家、军事家、思想家争相驻足于此。仅在东坡先生之前,陶渊明、谢灵运、郦道元、狄仁杰、孟浩然、李白、白居易、范仲淹等等,都曾不约而同登此感怀。看来,石钟山已远不止是东坡先生笔下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常击钟鸣之声的石钟之山。
待站上山的最高处,顿觉天地寥廓。刚才还婉约动人的石钟山,这时像一位坚毅的勇士矗立在一片汪洋之上,脚下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苍茫浩渺;右手边是中国最大的江——长江,直泻千里。千百年来,湖水北去、大江东流,石钟山笑看大浪滔滔,水分两色,一切尽在掌控之下。远处匡庐秀色若隐若显,近处舟辑云集来往穿梭,傍晚时分更有霞光映水、渔舟唱晚。诗人看到此景,一定会无限感慨吐块垒;画家看到此景,一定会腕底烟霞流雅韵;军事家看到此景,一定会想到“岿然天堑,诚不可忽”;忠臣节士看到此景,一定会感喟泾渭分明,忠奸不能两立……
扼湖控江的石钟山,如此的自然天成,再加上人文造化,造就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江湖奇峰”,中国不会有第二处,世界也不会有第二处。至此,人们也许明白石钟山吸引无数慕名者纷至沓来,不仅仅是东坡先生的一篇奇文,终究大家同东坡先生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朝圣者。
今人再游石钟山,还当精心呵护这一上天的恩赐,给予它更高的礼遇,不断丰富它的文化内涵,以达天人合一,使石钟山之名飞得更高、更远、更久!
南昌大美南矶山
南昌确实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巍然古朴的滕王阁、惊天问世的海昏侯墓、鸟语花繁的凤凰沟、嵯峨俊朗的梅岭、底蕴厚重的八大山人纪念馆等等,都让人流连和沉迷。暮春之初,偶然邂逅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徜徉在广袤无垠的江南草原之中,眺望浩瀚无际的鄱阳湖,看湖畔飞花牛羊满坡,鸟戏洲头,鱼翔浅底,我不禁由衷感叹,大爱无疆,大象无形,大美无言,这里是南昌真正的大美之地。
南矶湿地位于南昌市东北约60公里处,总面积达3.33万公顷,是赣江注入鄱阳湖后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形成的天然湖汊草洲,因湿地内有南山与矶山而得名,合称为南矶山。南矶山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高等植物约种、鸟类种、鱼类种、底栖动物类62种、虾蟹类20余种,被誉为“国际级重要湿地”。这里位处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区,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每年迁徙此处越冬或过境的水鸟近90种,总数量达到8万余只,占鄱阳湖候鸟总数的58%。其中不乏全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