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发展史上,各种道派的不断涌现是从唐代开始的。至北宋,最有影响的道教派别有龙虎山正一派、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由于这一时期道教多被统治者利用来祈福消灾,降神驱邪,因此,这三派都非常重视符箓道法,到了金元时期,在北方大地则又出现了具有新的哲学宗教思想的太一道和全真道。这一时期,南北天师道为与全真道抗衡,与旧有的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融合,至元代正式形成正一道。此后,中国道教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上为这两派。
(一)正一道,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三山符箓,指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閤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等以符箓为主的道教三大宗派,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正一道的形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并统归龙虎山天师府的领导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消灾),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奉张天师为首领。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道士可以住观与散居,戴庄子巾。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这二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嘉靖皇帝与兴献王朱祐杬也笃信正一道,嘉靖皇帝还特意向正一道长邵元节与陶仲文请教房中术。
(二)全真道。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全真道以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儒经《孝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儒道释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全真道的教义总体来说,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全真派道士蓄发,戴混元巾,实行出家制度,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可婚娶不蓄妻室,不茹荤腥,断除酒色财气,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全真道仿照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仙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栖息学道。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炼为主的教派后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而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全真道三大祖庭--山西永济的“永乐宫”(吕祖),陕西户县的“重阳宫”(王重阳祖师);北京的“白云观”(丘祖)。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弘扬道教,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