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新四军路”——
系列报道之五
沙家浜的红色传奇
沙家浜,天下传,鱼水情,好榜样……
常熟沙家浜镇因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而家喻户晓。如今,“沙家浜”不止是一个地名、一个红色景区、一部文艺作品,而已成为军民团结、克敌制胜的一个象征。
80年前,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的36位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养伤,当地群众为保护伤病员,与敌人斗智斗勇,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深情的感人篇章。上世纪50年代,这段烽火传奇被搬上舞台,先后演绎成沪剧《芦荡火种》和现代京剧《沙家浜》,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
沙家浜景区
一进沙家浜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叶飞的巨幅题词:“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畔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年5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在沙家浜参观时,曾动情地说:“当我率领江抗部队来到这儿,站在船头上环视四周,别提多高兴了,这儿港汊星罗,水网密布,颇像《水浒传》中描写的梁山泊。觉得阳澄湖及其周围地区就是一个建立东路抗日根据地的好地方!”
时光回溯到80年前,年5月,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老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从茅山地区开赴东路抗日。“江抗”先后进行了血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飞机场等战斗,声威大振,直逼上海,初步打开了东路地区抗日新局面。这时,国民党的“忠义救国军”大举进攻“江抗”。为避免摩擦,“江抗”来到阳澄湖畔进行休整,可是,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步步进逼。为了团结抗战,9月,“江抗”奉命西撤,在阳澄湖畔留下了36名伤病员。
京剧《沙家浜》里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展开的。在“自然屏障”芦苇荡的保护下,沙家浜人把伤病员当成自己的亲人,用鲜血和生命构筑了另一个“芦苇荡”,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这一段铿锵有力的唱词是京剧《沙家浜》的压轴戏。漫步沙家浜瞻仰广场,道路两侧屹立着18座造型各异的抽象雕塑,每一尊雕塑都或有残缺,象征着戏中《沙家浜》中18位伤病员。
事实上,当年留在阳澄湖畔
养伤的伤病员共有36人,
戏里为了舞台效果更紧凑改成18人。
这36名伤病员是“江抗”西移后,秘密隐蔽在苏常地区治病养伤的抗日力量,其中有“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五路参谋长夏光、政治部副主任黄烽等人。在鬼子和伪军的双重夹击之下,他们完全依靠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掩护,一面医治伤病,一面与日、伪、顽军周旋。
“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说到沙家浜,就不得不提阿庆嫂和她的“春来茶馆”。手提“煮三江”的铜壶,穿梭在“春来茶馆”里,用她那机智勇敢和滴水不漏的口才,与日伪敌军斗智斗勇。其实,“阿庆嫂”是个艺术形象,她糅合了很多革命群众的事迹。如涵芬阁茶馆的老板娘陈二妹、从上海来开展革命工作的女学生朱凡、在日寇眼皮子底下转移枪支的戴阿大、医院护士逃脱搜捕的徐巧珍、发动妇女洗军衣做军鞋的范惠琴等。更为重要的,“阿庆嫂”还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化身。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刚刚恢复的中共江苏省委迅速派干部到各地重建组织,发展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常熟就是江苏省委重点开辟的抗日游击区。正是在东路特委、常熟县委和常熟人民抗日自卫大队的领导下,沙家浜才成为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抗日之家”。干部群众才成为智勇双全的“阿庆嫂”。
那时,伤病员被分散安排到群众家里,沙家浜农家的客堂、厨房、牛棚、猪圈、堆柴草的小屋,湖中的小船等都成了伤病员的藏身之处,门板一架就是病床,蚊帐一挂就是手术间。每逢敌人“扫荡”,群众和医护人员就一起将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芦苇荡中。敌人走了,伤病员又被接进村子。利用天然芦苇荡这一有利地形,他们与敌人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日伪军找不到伤病员,就采取封锁交通要道、盘查过往行人的恶毒措施,企图将伤病员们困死在芦苇荡中。根据刘飞和其他同志的回忆,医院最早是设在芦苇荡中大大小小的渔船上,临近的抗日群众医院,通过医护人员为伤病员送饭菜,并与他们约法三章:不能生烟火,不能唱歌,不能出港汊。
“没有饭吃,我们就拔芦根吃,又甜又爽口。我们中有一位老赵,是土生土长的阳澄湖人,一天,他跳下湖,一下抓上几十只肥美的大闸蟹。我们中有来自福建等地的伤病员,他们不知道怎么吃大闸蟹,老赵就教他们,讲得大家口水直流,但由于不能点火煮,只好把这些营养丰富的大闸蟹重新扔进湖里。大家约定,打败了鬼子,再好好吃一顿大闸蟹!”伤病员吴志勤曾回忆道。
当时的常熟地区处于日、伪、顽和当地土匪恶霸的四面包围之下,环境极为艰苦。虽然常熟地下党想尽一切办法接济“医院”,但由于鬼子“封湖”,因此没药治病、没饭果腹是经常的事。为了与鬼子斗争,沙家浜群众在芦苇荡的湖汊里钉上木桩,让鬼子的汽艇进不来。鬼子在湖里搜寻时,只能在芦苇荡外往里面瞎打枪打炮。
秋天过去,芦苇大部分被割掉。
乡亲们向县委提出请求,
要把伤病员接到村里去住。
乡亲们拍着胸脯发誓:“交给我们吧,只要我们活着,伤病员就不会损失一个。”一天傍晚,水乡的乡亲们把伤病员从小渔船上接下来,不顾生命危险,把他们分散安置在各家门前的稻草堆里。原来,这年秋收时,乡亲们在堆稻草垛时,都不约而同地在稻草堆中间,搭起一张宽敞的床铺,准备帮助伤病员过冬。有一天,鬼子果然来袭击了。听到消息,乡亲们扶着轻伤员,抬起重伤员,又迅速转移至湖边,用船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就这样,阳澄湖畔的星星之火得以保全。36颗宝贵的革命火种,成为“新江抗”最早的一批骨干。后来,在谭震林同志的领导下,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雄师劲旅。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精心调理真不差。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鱼虾。”脍炙人口的唱词背后,是无数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它们就生长在那深深浅浅芦荡中,被一支船橹轻轻拨动,在岁月的河流中轻轻传唱。
内容来源
溧阳时报
记者
沈亚萍
本期编辑|费小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