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格分裂,其实我们还是抱有一些好奇和艳羡的心态的,觉得这样的生存形态总有着不可捉摸的诡异的美感。不论是中国的《茅山后裔》还是西方的《24个比利》,都是在尝试着带领我们去触摸和感受那片潜在黑暗中的未知领域。说到底其实大同小异,即一个人的躯壳里到底可以承载多少灵魂。在《分裂》中,患者凯文的一系列变化则更加形象具体的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格分裂的可能性。在这部电影中,“詹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凭借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演技准确地诠释了四种基本人格和最后的“超人”人格,从眼神到肢体语言到性格特质都实现了不同人格的不同特质。毫不夸张的说,一美是一个鬼才!影片中23种人格的年龄,性别,职业,背景千差万别,也是因为这些不同的灵魂,帮助本体发挥不同的本领,达成不同的目标。影片似乎想要展现身体这个“物”的第二性和“魂”的第一性,是灵魂主宰了我们的身体。不同的人格“衍生”出来,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自己,进而证明自己存在着罢了。值得一提的是,《分裂》这部影片的亮点之处在于主人公的塑造上,这是詹姆斯·麦卡沃伊和导演奈特·沙马兰的珠联璧合所致:一个信手拈来,一个惟妙惟肖。《分裂》并没有傻乎乎地将24个人格来个走马灯,而是挑选了几个性格跨度非常大的加以工笔地描摹。比如暴力的强迫症患者丹尼斯,喜欢侃爷的9岁小孩海德威,英国女人帕特里夏,以及时装设计师巴里。虽然不同的角色在表现上只需要简单的刻板印象,但詹一美·麦卡沃伊收放自如的表演将这些差异性的角色融合成了一个单一和具有威胁性的人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不同角色,而是一个完整的,被不同人格交替控制的人。特别是当丹尼斯假扮状态稳定的主导人格凯文遭受医生的质疑时,一美细致入微的通过眼神,面部肌肉和嘴角弧度的变化,干净利落,亦显自然,着实令人称奇。影片和其他惊悚电影还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对人性的刻画与体悟。影片中的凯文即使是最后的融合人格“老师”也不是头脑简单的杀人狂魔,而是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他的主治医师说:坚信人格分裂症患者的身上同样具有着巨大的潜能。最后“老师”对女主的咆哮可以看作是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呐喊:渴望撕破所有污秽的道德,黯淡的虚假,渴望吞噬一切黑暗,保护所有身边的人,变得强大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依然存在。尽管悬念和黑暗的主题贯穿了整部电影,并涉及了从绑架到恋童癖再到食人主义,《分裂》仍然有着相对轻松的时刻,比如海德威人格和女主角之间的诸多互动,以及翩翩尬舞的身体幽默。这些内容有助于缓和紧张气氛,让观众更易接受故事,而不会由于过度惊悚产生距离感。人心都有困兽,自己的底线就是兽的牢笼,你恐惧于它的降临却又毕恭毕敬,因为这是你最后的退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95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