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规范化治疗 http://m.39.net/pf/a_6185586.html

提到茅山,你眼前是不是出现了年港台动作片《茅山道士》和贺岁档《茅山道士》电影里的画面;是否想到了穿墙术;是否想到了道教茅山上清派,及其重要传承人陶弘景;是否想到了九霄万福宫、乾元观等著名的茅山道院……

茅山,确有其地,在江苏省镇江句容市东南;也的确是我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这里还是我们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曾率新四军在此与日寇开展过游击战。

这里还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茅山书院所在地。在北宋初年,私家书院如雨后春笋在全国涌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句容处士侯遗也在茅山北麓一片空地上兴建了茅山书院,进行讲学教授门徒。侯遗本身只是一个处士,既无官方背景,也非财力雄厚,当时的条件很差,来上学的人也都是贫穷人士,还只有十多个人,都需要自带干粮。

侯遗和中国的传统文人一样,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贫苦中也有乐趣,他把当时的情况,写成了一首诗,诗名就叫《茅山书院》:精舍依岩壑,萧条自卜居。山花红踯躅,庭树绿栟榈。荷锸朝芸陇,分镫夜读书。浮云苍狗幻,一笑不关余。条件是苦了点,但环境优美,自给自足,白天务农,夜晚读书,无论岁月怎么变幻,我都一笑了之。以苦为乐的豁达胸襟一览无余。

就这样坚持了多年后,北宋天圣二年(),江宁知府王随得知了他们的情况,一边政府出资进行扶持,一边上书报告朝廷,请求给书院良田三顷,增加书院的收入和粮食。朝廷很快批复同意,书院的日子才有所好转。有了朝廷和官府的支持,侯遗的干劲更足了。但他是一个苦命的人,好日子没过几天,他的身体却不行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茅山毕竟是道教盛地,道观众多,侯遗的这片房舍,也早就被别人盯上了,他死之后,很快就并入了道教的崇禧观,门徒们也都回家了。

到了南宋理宗时,著名理学家张栻的弟子、金坛人刘宰两次重建茅山书院,并将它迁建到了金坛县城南的顾龙山,建成了金坛县最高学府,茅山书院的名气虽说没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那么响,也算是小有名气,被称为宋代六大书院之一。

茅山书院的历史,远没有其他书院辉煌,它的创造人侯遗也名不见经传,但他表现出来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很多人都是侯遗这样的普通人,也都有自己的理想,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我们自己心中有梦,并愿意为梦付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宋代句容有位乡贤巫伋就给予侯遗极高的评价,专门写了一首诗《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