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溧阳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三山两湖一团城”大旅游格局已现!
今年以来,借力公里“溧阳1号公路”,不但打通旅游大动脉,而且逐步向神经末梢延伸,使原本一些游离的资源集聚起来成为新的优势,溧阳全域旅游方兴未艾!
依山顺势的“溧阳1号公路”宛若游龙,苍翠欲滴的连绵竹海幽深迷离,疏密错落的茶果园林生机勃勃,自然清新的乡村别具风情……周末假期,来自南京的旅游达人莫家兴在深度领略“溧阳1号公路”沿线的旖旎风光后感慨地说:“以前只知天目湖,此次‘1号公路’游,显山露水见乡愁!”
从传统的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游,到把全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包”建设的全域游,近年来,一场深刻的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溧阳推进。这不仅悄然优化着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也强力托起了县域新经济。年,80万人口的溧阳共计接待境内外游客.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9亿元。
打破景区“边界”
“三山两湖一团城”空间格局形成
旅游业是溧阳最具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天目湖山水园和南山竹海两大景区早已蜚声全国,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形成“南重北轻”的局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市,放大山水资源,全力打造以南山、曹山、瓦屋山,天目湖、长荡湖,宋团城为主体的“三山两湖一团城”旅游发展格局,旅游区域正从山水资源丰厚的南山片区扩大到全市域。
戴埠镇是我市的旅游名镇,有南山竹海、御水温泉、美岕山野温泉度假村等知名旅游品牌。近年来,戴埠镇跳出依托景区旅游的传统模式,积极策应全域旅游开发。年,戴埠全镇共接待游客超过万人,全年旅游收入达13.5亿元。
蛀竹棵、深溪岕、杨家村……南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魏平东表示,在戴埠,一大批自然村正投身全域旅游发展大潮,各类生态休闲农庄、民宿和乡村旅游单位如雨后春笋一般。
位于上兴镇的曹山是“三山两湖一团城”旅游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级,目前,周末游客保持2万已成其常态。年,为破解南北发展的不平衡,我市以北部山区的曹山为突破口,启动了曹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又规划了曹山旅游度假区,通过农业园区与旅游度假区的“并轨”,引领北部山区农旅融合发展。今年1月,曹山旅游度假区获批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成熟的机制,永远是前行最主要的“车轮子”。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十三五”发展时,明确要大力发展休闲经济,放大天目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优势,以“三山两湖一团城”为重点,推动高端会展、观光农业、美丽乡村、健康养生与休闲度假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几个特色小镇,促进旅游业向高端休闲转型,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全域一体”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溧阳旅游成于天目湖,却不止步于天目湖。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我市成功入选。努力争当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的佼佼者,今年,我市更把“全域旅游推进年”确立为年度工作主题,在全市点燃“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的火热行动。
疏通全域“脉络”
“1号公路”激活全域旅游整盘“棋”
一条公路穿城过,全域风光入画来。去年开始,我市倾力打造的全程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随着其“颜值”不断升级,吸引了全省众多自驾游客和骑行爱好者前来,人气爆棚,刷屏朋友圈,成了江苏“网红打卡地”。
多年以来,我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路”字,特别是农村公路,已经成为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连心路、富民路。早在年,我市就开始大力推动农村公路的建设。而“溧阳1号公路”的建设跳出仅满足出行功能的旧思维,融入“旅游+”的新理念,巧妙地将沿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使公路沿途风景美不胜收。
“溧阳1号公路”借助原有的公路网,以我市“三山两湖”为中心,内串天目湖、南山竹海、曹山、瓦屋山等重点景区和市域余家乡村旅游点,外联省内无锡宜兴、南京高淳溧水、镇江句容和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安吉等县(市),总体形成“大环小环,内联外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酒香也怕巷子深。地处我市西北茅山革命老区的竹箦镇由于地理偏僻,其丰富的山水资源一直少为人知。“溧阳1号公路”的贯通,将瓦屋山、丫髻山、神女湖的美景更好地展现出来,竹箦的人气越来越旺。“已经有10家上市公司陆续前来洽谈旅游开发项目。”竹箦镇副镇长蒋一枫告诉记者,在竹箦,以瓦屋山景区、水西红色旅游、宝藏禅师佛教文化等为主的旅游已破题起航。
在竹箦镇百家山茶园内,私家车、大巴车络绎不绝,不时有游客下车休憩、拍照,尽情感受乡村旅游乐趣。百家山茶园位于“溧阳1号公路”沿线,根据茶园地貌,市交通局在此建了“神女之心观景台”,可以让游客欣赏到远方山脊处一个巨大的自然心型竹林。为了加强公路沿线和自身景观资源的融合和开发利用,“溧阳1号公路”沿途还规划设置了10个休闲驿站、15个景观台、13个休憩点。驿站在承载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兼具餐饮、住宿、旅游咨询、车辆租赁等功能。
南山的万亩竹海、曹山的果林花海、别桥原乡的农耕文化、瓦屋山的茂盛森林、天目湖的秀美山水、长荡湖的万顷碧波……另外,南渡的贞女义祠、蔡邕读书台、孟郊谢鸭堂、旧县乐官古井、埭头史侯祠、宋团城、太白楼、水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等一批历史与文化遗存,“溧阳1号公路”成关键一落,激活了全域旅游整盘“棋”。
盘活产业“链条”
“旅游+”加出三产融合发展新态势
全域旅游的含义并不局限于旅游休闲,如何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以旅游为线,串起农业、工业、文化等跨界产业,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在深度融合、相融相盛中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也同样是题中应有之义。
6月23日,记者在常州日日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看到,前来采摘油桃、杨梅等应季水果的游客络绎不绝。“曹山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到这儿来采摘,已经成为很多溧阳人新的周末度假方式。”市民梁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带孩子来,这不仅能让孩子吃到最新鲜的水果,而且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自行车公园、登山步道、帐篷露营地、赛龙舟……曹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汤全明告诉记者,近年来,曹山除了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还充分利用北部地区地形地貌,打造以体育运动、竞技赛事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强“七彩曹山”活力。去年,曹山被列为全省首批“体育健康小镇”创建单位,并申报住建部“体育特色小镇”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年8月,蓝城集团与我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天目湖镇、戴埠镇、上兴镇打造三个富有特色的“蓝城小镇”,通过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以及乡村旅游,实现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据杭州蓝城青州公司总经理许灿钢介绍,他们已对原有土地重新进行整理,将引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农业景观,发展乡村旅游。
自年下半年开始,为推动民宿健康发展,创新特色美宿品牌,我市把“溧阳茶舍”作为引领全域旅游特色产品的重要标杆,制定了《溧阳市鼓励和促进“溧阳茶舍”发展的实施意见》,并进一步统筹旅游设施和产品布局,采取“政府平台建设一批、社会资本实施一批、建成项目提升一批”的方法,加快推进“溧阳茶舍”发展。
“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美丽乡村”“旅游+文化体育”“旅游+新业态”……从旅游到“旅游+”,一个多业态全域旅游产业集群在溧阳逐渐形成,也成为了我市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新引擎和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载体。
据统计,年国庆黄金周,全市纳入旅游统计的24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超万人次,营业收入达万元。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李家园村,年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年旅游经营收入超0万元,旅游从业人员年收入达4.5万余元。年溧阳“两节”(茶叶、旅游)期间,以天目湖为龙头的各景区(点)、旅游农庄、茶旅文化线成为旅游热区,呈现火爆之势,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万人次,总收入36亿元,获得了全域旅游的良好效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