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皮肤病治疗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茅山道士到底会不会捉鬼?

听到“茅山道士”四个字,有多少人后背发凉。

这四个字,在网络小说里,约等同于斗法、降魔、僵尸、鬼故事……

嘿!你清醒一点。

我国有五大宗教,其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的宗教,又被称为本土宗教。

道教创始于东汉,确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而茅山道教,又名茅山宗,曾是道教里清教中的一个分支。

茅山宗之所以出名,因为这一派在唐朝时出了个大人物——张天师。

据说此人道法通玄,一生四处游历,捉妖除魔。一个大IP带火一个门派,从此茅山宗的道士们,都成了“半仙”。

其实,正统的茅山宗在明朝时,已与其他各派融合,不复存在。

现在茅山道士的通天法术,主要活跃在恐怖电影、网络小说和江湖骗子中。

总结一下:

茅山宗,是南朝道教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这一派的实际开创者,叫陶弘景。

他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书法家、天文学家……

因为斜杠成了蜘蛛网,他又被称为中国南朝的达芬奇。

裸辞公务员,成为一派宗师

陶弘景出生于南朝士族门阀,祖辈都担任过朝廷的高级官僚。

10岁那年,他偶得葛洪的《神仙传》。书中的神仙,有名有姓,会法术有抱负,还活得特别长,那样的人生太让人向往了。

当然,陶弘景的原话更文雅:“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虽然内心悄悄种下学道修仙的种子,但毕竟是读儒家经典长大的神童,政治抱负还是有的。

历史上,关于陶弘景的传说特别多。

比如说他母亲梦见无尾青龙后,才生下了这位天选之子。

但能肯定的是,陶弘景自幼聪慧:

4、5岁时,他就用荻笔在灰烬中练字,练就一手好书法;

11岁成了博士,给司徒左长史王钊的儿子王昊侍读;

15岁写出文辞华美的《寻山志》,与江斅、褚炫、刘俣并称升明四友;

不到20岁,先后任南朝宋、齐王朝几位诸侯王侍读,兼管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

总之,一路走来,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命运的可笑之处在于:优点常会引你万劫不复。

南北朝统共年,一直处于征战动荡中,政权更迭频繁。

陶弘景是朝中有名的才子,某次平叛,被点名做顾命大臣机要秘书,主写檄文。

陶大秘的檄文篇篇爆款,但顾命大臣最终被判奸贼,陶弘景也就成了附逆。

这样的文人卷入政治漩涡的故事,后来不断在历史中重演。

不幸中的万幸是:陶弘景因才名出众,皇帝惜才,免除死刑,还让他当了皇子的老师。

《本起录》中有记载,29岁那年,他得了一场怪病,“不知人,不服药,不饮食”。

若不考虑到这场政治挫折,还以为他突然得道升仙了。

南北朝时期,真正的掌权阶层是士族门阀。

陶弘景来自世家,又熟读儒家经典,一直心存家国天下。

但这次政治事件后,他在仕途上所有的努力,仿佛都在用竹篮打水。

南齐永明十年,做了14年闲官“奉朝请”的陶弘景,最终向皇帝提出辞呈。

一开始,他想把朝服挂在神武门,直接裸辞。

后经好友相劝,还是认认真真给齐武帝写了辞呈,给出的理由是:求道。

齐武帝不仅爽快批准,还赐了茯苓、蜡烛、白蜜等生活用品,送他上山。

史料记载,陶弘景出京时,场面大地像庙会,路边的车马帐篷望不到边。

自东晋后,这种满朝名士集聚一堂的场景,已百年未见。足见他声望之高。

陶弘景归隐在江苏句容茅山,并在金坛华阳洞内住下,取道号“华阳隐居先生”。

就是在这儿,陶弘景创立了茅山道教,成为上清派重要传承人。

中国本土神仙,都是他“封”的

为什么齐武帝没觉得裸辞的陶弘景在挑战权威?

因为他真相信陶老师要进山修道啊。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征战,不仅重创了社会经济,也让很多人心生悲观。

退隐山林,独善其身,最有名的就是竹林七贤。

而这一历史时期,门阀观念深重,社会阶层相对固化。为更好统治民众,上层又在竭力宣传宗教,佛教、道教都十分兴盛;

隐居山泽、修道成仙,成为一种主流生活方式。

所以陶弘景隐居山泽多年,仍深受政治上的器重。

特别是好友萧衍当上梁武帝后,每逢国家大事,都会派人进山请教,陶弘景又被后世称为“山中宰相”。

当然,陶弘景的主业还是修道。

他是第一个提出中国神仙体系的人,编写了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其中包括天神、天神,地祗、人鬼、诸多仙真大约0名,以7个等级排列,等级森严、宏大、细密。

还真是,人人封仙……

陶弘景在道家中属丹鼎派葛洪一系,加上好友梁武帝对长生不老的诉求,他长期从事炼丹,掌握了大量化学知识。

这也启蒙了他的“科学思维”,为日后撰写《本草经集注》打下基础。

“山林医家”陶弘景

魏晋南北朝年,虽社会动荡,却是中国封建社会医学最灿烂的时期。

医学本来自百姓的经验与智慧,但到了南北朝时代,却被“门阀医家”和“山林医家”垄断。

有统计,这一时期部医家类书籍,基本都出自这两大集团之手。

持续年的门阀世医之盛,古今中外都很罕见,甚至出现了“医优而仕”、“亦仕亦医”的独特社会现象。

虽出身门阀,但陶弘景学医,却是在登山之后。

他自述,“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

虽然36岁才学医,但陶弘景却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

在陶弘景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并无统一标准,特别是古本草典籍,因为年代久远,更是错误百出。

他担负起“苞综诸经,研括烦省”的重任,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著成《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它共收有药物种;

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等分类,并按药品来源及自然属性,论述药物的形态、产地、主治、炮制、贮藏等;

创立了按药物治疗性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分类法;

打破了之前上、中、下三品的简单分类法,充满科学精神。

他还有两本医书影响力巨大。

一本是《补阙肘后百一方》,主要是从偶像葛洪的《肘后方》中选了首方,当时主要为为军旅服务。

另一本是《养性延命录》,收录有魏晋以来各家养生学说,真正回到了道长的本职。但这两本书今天都已失散。

陶弘景享年81岁,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

虽然政治生涯不算顺利,却成了“山中宰相”;

学术上,他是位通才大学者;

宗教领域,他兼通儒释道三家,佛道兼修。

和魏晋时期那七位只会喝酒打铁的大ip相比,他才是真正的竹林大贤啊。

往期回顾

本作品版权归福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到任何平台注:欢迎分享至朋友圈目前福铃发布的平台包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