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承五千年,历代“高人异士”层出不穷,也逐渐发展出了“各门宗派”,本土孕育的道教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这里先不提“武当”的轻功,单说“茅山”的三大怪。

“道教”传承数千年,内容之丰富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这里仅说个大概;概括来讲,道教中又分支脉,大抵分为“全真”和“正一”,当然还有灵宝、上清、茅山等。

说起“茅山”,那可有得讲了,不过今天的朋友大多还停留在影视剧的印象中;真说起来,“茅山”的确是道教圣地,也有茅山道士,但“抓鬼驱邪”就有点玄乎了。

追根溯源,江苏其实有两座“茅山”,汉代茅盈、茅固、茅衷三位祖师先创立了“北茅”;后“三茅真人”又在句曲山驱化瘟疫,百姓感恩,也将句曲山更名为“茅山”,这就是“南茅”。

说得比较简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详细了解一下。总之,“三茅真人”创立茅山后,又有上清祖师“杨羲”、东晋“葛洪”、山中宰相“陶弘景”等道教高人在此修炼,“茅山”之名日盛;到了唐朝,天师“张万福”再将茅山推向巅峰,各地道士纷纷云集,至此茅山上修起道观、建起福宫。

据记载,“茅山”最盛时,道士曾多达千人,各式建筑余座,可概括为“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可惜“世有阴阳”,明朝之后的茅山逐渐败落,到了清末、民国时,茅山历经烽火硝烟,仅留下“三宫、五观”等寥寥几座古代建筑。

还不止,到了近代又赶上抗战,茅山愈加凋零;尽管如此,乱世中从未少了“救世道人”的身影,抗战期间,茅山是著名的“抗战根据地”,胜利后又建有“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

终于,新中国成立后再次迎来和平,“茅山”往日的鼎盛得以再现。或许是“道家福地”的神秘力量,又或许是未散的抗战英魂,如今的茅山比之汉、唐更为壮观;今天的茅山上,又矗立起一座高99尺、重吨、用块青铜拼接而成的“老子”像,这就引出了茅山“第一怪”。

说来也怪,“老子像”建成后先吸引来的不是游客,而是成群结队的蜜蜂;这些蜜蜂真会挑地方,在神像的左手食指根部安家筑巢,久而久之,竟然筑成了一个直径达1米的“马蜂窝”。

蜜蜂挑这地方刚好在“老子”的手心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再说游客,知道的“老子”手心里是个大蜂窝,不知道的,远远看去还以为“老子”手上戴了一枚戒指。

有人说,这是“老子保佑,寓意游客蜂拥而至,茅山将再现往日盛景”;当然,还有不少其他说法,总之寓意不错,这就是茅山第一怪“蜂窝当成戒指戴”。

茅山第二怪,叫“客来泉喜冒得怪”,听这名字就喜庆,指的是茅峰西南的一眼泉水。概括地讲一下,这眼泉挺“好客”,只要有人鼓掌,泉水就能喷涌而出;而且,掌声愈大,泉水喷涌的力度就越大,然后水珠又从四周往中间聚拢,形成一个圆圈后逐渐缩小、消失,到最后就好像水面上漂浮的油花一样。

这种现象比较“可爱”,颇能引起人们的好奇,也由此得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喜客泉”;至于这种现象是什么原理,那说法就多了,什么“地质说”、“共振说”、“压力说”,总之,到如今也没有一个标准解释。

“喜客泉”是什么原理其实并不重要,“茅山”有这么个喜庆的地方,岂不更能彰显“道家福地”的盛名;真要说“怪”,那还得是“第三怪”,俗称“纪念碑前放鞭炮,纪念碑下听军号”。

这一“怪”还有段故事,说茅山下也有住户农家。这年除夕,山下有人放鞭炮,按理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天动地才对;奇怪的是,如此大的响动,居然掩盖不住莫名传来的“军号声”。

乍一看有点不可思议,茅山附近没有驻军,而且现在是和平年代,鞭炮声又那么响亮,哪来的“军号声”呢?后有人发现,鞭炮声停,“军号声”也戛然而止;再次实验,鞭炮声响,嘹亮的“军号声”也随即传来。

随声寻找,附近村民发现,“军号声”居然是从“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传出来的;有人立刻向相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也不信,怎么可能有这么神奇的事情,难道是先烈“英魂不散”?

不信归不信,各路专家还是纷纷前往勘察、研究,结果是“地形说”、“碑体共振说”等一类生涩的专业术语;这类“科学解释”其实并不吸引人,真正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或许还是一个故事。

传说,战争中我军一名年仅16岁的小战士牺牲在茅山,他还是一名小号手;战争胜利后,这名小战士英魂不散,再次吹响“军号”以示庆贺。

如今,人们在纪念碑的旁边,另树立起一座“小号手”的雕像;这也是后人告慰先烈的一种方式吧,虽然不能“科学解释”茅山第三怪,但这尊塑像却是最有意义的一处景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