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洪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国难思良将,板荡识诚臣在漫长的抗洪史上,你知道哪些治水名人呢?
苏轼01、治水名人
中国河流众多,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洪灾。
洪水一来,生灵涂炭,无数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可是,坚强的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与洪水进行顽强的斗争。
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洪灾史,更是一部抗洪史。
自从上古神话中的大禹治水以来,到今时今日,中国人民为抗洪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做出了伟大的牺牲。
在此期间,涌现了很多率领千千万万百姓,英勇抗洪的治水名人。
年12月上旬,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
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总共有12位名人入选这次名单。
他们分别是:
上古,大禹;
春秋,楚国孙叔敖;
战国,魏国西门豹、秦国李冰;
西汉,王景;
东汉,马臻;
唐朝,姜师度;
宋朝,苏轼;
元朝,郭守敬;
明朝,潘季驯;
清朝,林则徐;
民国,李仪祉。
大禹治水这12个人,其中有很多人,相信大家都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苏轼。
不过,他入选争议也最大。
苏轼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北宋最著名的大文豪,却不知道苏轼居然还是一个治水名人。
当这个名单公布之后,苏轼入选一度成为热闻,议论纷纷。
很多人都很意外,苏轼何德何能,居然能入选12位治水名人名单?
大家再一查百科,这才发现,百科介绍苏轼的时候居然这样写道:
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恰恰是这个历史治水名人,被人给忽略了。
02、天降文曲星
宋仁宗嘉祐二年(年),苏轼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一个千古名臣,就此扬帆起航。
正当苏轼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母亲病故的噩耗。
按当时礼制,苏轼和弟弟苏辙要回家守孝。
嘉祐四年(年)十月,苏轼守丧期满回京。
嘉祐六年(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这次考试的考官是司马光、王安石、吴奎、范镇等人。
考试结束后,苏轼的成绩是第三等!
苏轼这是什么概念?
制科是宋朝最高级别考试,制科成绩共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只是虚设,最高就是三等。
在宋朝三百多年历史上,一共出了个状元,但中制科的只有49人,而入三等的只有四个人,分别是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
在苏轼之前,只有吴育以三等次成绩成为宋朝开国百年入三等第一人,而这一次苏轼是比吴育还要好的三等!
苏轼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文曲星下凡啊,所有人为之侧目。
宋仁宗宋仁宗当场高呼道: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指苏轼和苏辙)。
制科考试之后,苏轼任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回开封,任判登闻鼓院。
宋英宗治平三年(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宋神宗熙宁二年(年),苏轼还朝。
此时,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已经拉开帷幕。
很不幸,苏轼就是一个新法的反对派。
不要以为反对王安石新法的人就是坏蛋,事实上王安石新法存在很多很大的弊端,很多反对者的意见确实针砭时弊。
熙宁四年(年),再也无法坐视不理的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苏轼此举触怒了王安石,被贬为杭州通判,从此,苏轼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王安石03、通判杭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一座历史名城,风景名胜,闻名天下。
但是,这是后来的事,在北宋时期,杭州真不算什么好地方。
宋朝全国前三的城市是开封、洛阳、成都,除此之外,所有城市都不怎么样,至于杭州,都不知道排名到哪去了。
杭州在秦朝称钱塘,就是一个属会稽郡的小县城,南北朝时期才成为一个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年),废郡为州,钱塘郡改名为杭州。
开皇十一年(年),杭州开始建城。
杭州古城杭州第一次引人注目,就是隋朝修的京杭大运河,杭州就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
杭州因为这条运河,开始崛起,唐朝从杭州所收商税高达50万缗,几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
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是吴越国的首都,在吴越国治理下,杭州不识兵戈85年,是当时少有的世外桃源之地。
可惜,进入北宋以来,杭州的好日子到头了。
北宋实行强干弱枝政策,把所有地方财权、兵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
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因此,北宋之前繁荣的城市除开封、洛阳、成都等少数几个城市之外,全部走向衰落,哪怕南京、杭州也不能幸免。
致命的是,杭州河流密布,水患灾害,极其频繁。雪上加霜的是杭州毗邻大海,海水倒灌,杭州城内的水是咸水。
因此,杭州是一个缺乏饮用水的城市。
唐朝时期,杭州刺史李泌曾开凿六井,引西湖水饮用;
在宋仁宗时,还增凿沈公井,解决城内用水问题。
可惜,北宋地方官出了名的不务正业,怠政现象触目惊心。
到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沈公井已不能用,“六井亦几于废”。
苏轼便和杭州知州陈襄重修六井。
熙宁五年(年),杭州大旱,好在苏轼及时修了六井,这才让百姓无缺水之虞。
此事一出,杭州百姓对苏轼感恩戴德。
苏轼知道,修井并不是长久之计,要解决杭州水利问题,应该从根源出发,
为彻底解决杭州水患问题,苏轼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可惜,由于苏轼当时忙着反对新法,他并没有来得及施行。
这让苏轼耿耿于怀,愧疚不已。
04、徐州太守
熙宁七年(年)秋,苏轼改知密州。
熙宁十年(年)四月,苏轼改知徐州。
苏轼上任不到四个月,徐州出事了。
这是一次天灾,更是一次人祸,宋神宗进行了第二次黄河改道,也是宋朝三易回河中的第二次。
结果,这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渊溃决,波及45县,淹没农田万亩。
八月二十一日,洪水涌至徐州城下。
当时苏轼就对主持这作死的工程破口大骂道
“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横费之财,犹可力补,而既死之民,不可复生。”
但是没用,苏轼再怎么骂,洪水也来了。
九月,徐州城外的洪水,高出城中平地丈余。惊涛骇浪,扑面而来,徐州古城墙,日久年深,到处渗水,每天都在渗水。
徐州人惊恐万分,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这个时候,为了安定人心,苏轼挺身而出,大声疾呼道: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大家不要慌,有我苏轼在这里,洪水绝不会冲垮徐州城,我若在,徐州便在!
苏轼立即召集手下,共商抗洪办法,并亲自率领民众,抵抗洪水。
苏轼赶紧组织百姓堵柴草,加固城防。
然后,他运用专业水平,设计抗洪工程,计算出抗洪成本——
“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趾,长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阔倍;公私船数百以风浪不敢行,分缆城下,以杀河之怒”。
然而,完成这项抗洪工程,则需要数千人。
要命的是,拜宋朝强干弱枝政策所赐,徐州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宋朝就是这么坑爹,宋朝所有地方几乎都没有独立抗灾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苏轼也没办法了。
无奈之下,苏轼连夜划着一条小船,紧急赶往武卫营禁军,请求派兵抗洪。
然而,宋朝对军权抓得极严,禁军为皇帝直接指挥,没有朝廷旨意,苏轼这个地方知州无权征调。
这是宋太祖亲自制定的铁律,敢犯此制者,唯有剑耳!
苏轼此举是要杀头的!
可苏轼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了,他声嘶力竭,声情并茂地请武卫营赶紧出兵。
终于,武卫营被苏轼不顾个人安危的热忱之心感动了,武卫营慷慨激昂地表示:
“太守尤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苏轼松了一口气,赶紧率领将士们日以继夜的抢险救洪,在接下来几十天里,苏轼都住在工棚里,片刻不曾离身。
在苏轼的率领下,徐州终于抗洪成功,全城百姓对苏轼感激涕零。
然而,苏轼依然忧心忡忡,这一次,徐州侥幸逃过一劫,下一次怎么办?
想到这,苏轼立即赴城东北查勘荆山下的沟河,然后,经过缜密计算,他制定了一个计划——修石堤。
这是一个很大很费钱的工程。
苏轼惊讶的发现自己手上没钱!
他赶紧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拨款,在奏折中,苏轼把能省的都省了,报了一个最低数字。
可是,他得到的回复是,朝廷没钱,不同意徐州修堤。
底下人都劝苏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朝廷都不打算修堤,你也别自讨苦吃了。
道是,苏轼没有放弃,他连夜重新制定了一份计划。
为减少成本,他把石堤改成木堤。
然后,他将这个计划表再次上报朝廷,拨钱修堤。
元丰元年(年)二月,朝廷旨意终于下来了。
宋神宗同意给徐州下拨三万贯钱,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完成苏轼提出来的工程。
苏轼一算,心里一凉,这笔钱根本就不够用。
苏轼一咬牙,一跺脚,不够总比没有的强,剩下的我想办法!
苏轼下令,徐州全城那些达官贵人用来玩乐的场所建筑全拆了,把材料用去修堤。
苏轼自古以来,做地方官只有讨好地方富绅,才会有好政绩,哪有为了屁民得罪富绅的?
苏轼不管,很快,一座木堤拔地而起。
堤成之后,苏轼又建了一座一百尺的的楼,以志纪念,这楼叫黄楼。
这年九月,黄楼修成后,苏轼举行一次宴会,易示庆祝。
席间,苏轼题诗一首。
《九日黄楼作》去岁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间,日暮归来洗靴祙。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元丰二年(年)四月,苏轼调为湖州知州。
苏轼离开徐州之际,全城百姓泣不成声,送别苏轼。
苏轼感动极了,写词一首。
《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当徐州百姓依依不舍,一直感激苏轼抗洪修堤活民之功后,苏轼谦虚地又写了一首诗。
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苏轼离任后,徐州人为了纪念苏轼,还把他修的堤带称为苏堤。
05、三策治杭
元丰八年(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
可是,一向反对新法的苏轼发现新法有些内容确实能为老百姓带来好处,因此他上书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
于是,苏轼再次被贬。
司马光元祐四年(年),苏轼贬知杭州。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是苏轼时隔十八年,再次在杭州当官。
此次故地重游,苏轼下定决心,要完成十八年前没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他心中暗自对杭州百姓许下的承诺。
结果,苏轼刚上任,杭州大旱,饥馑瘟疫并发。
苏轼赶紧救灾赈灾,一方面向朝廷请求支援,一方面自掏腰包,救治百姓。
终于,让杭州抗灾成功。
旱灾之后,苏轼深谋远虑,决定治理杭州水患。
当时所有人向看傻子一样看他:你以为你会一直在杭州做官吗?这么多年杭州官员,哪个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废这个劲干嘛?真是自讨苦吃!
但苏轼依然坚持己见。
十八年前,苏轼已经对杭州水患有所了解,这次重回杭州,他很快就制定好了工程方案。
这次工程方案主要有三点。
第一,引水。
西湖底有一种水生植物,让湖床上升,杭州百姓饮水多靠西湖之水,但因为这些植物,导致竹筒引水管极易损坏,要经常更换,且不易维修。
苏轼投入大量成本,用瓦筒代替竹筒,并修石槽围裹,最终使得“西湖甘水殆遍全城”。
同时,他又开辟新井,
策二:疏河。
杭州是一座水城,城外有著名的钱塘江,城内有内茅山河、盐桥河。
这三条江河相通,导致钱塘江大量泥沙倒灌淤积到河内,两河淤塞。
杭州城从水城,变成了泥城。
苏轼亲自勘察情况后,调集手下人马。,耗时半年,疏浚河道。
双管齐下,既可保证河流不被淤塞,又可使钱塘江不会倒灌杭州,从此“江潮不复入市”。
西湖策三:治湖。
杭州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那就是天下第一湖——西湖!
可是,北宋时期,西湖年久失修,密布葑草,
“湖田葑田积二十五万丈,而水无几”。
长此以往,西湖必将干涸。
当时,杭州百姓叹道:
“十年以来,水浅葑生,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北宋朝廷直接给西湖下了死亡鉴定书,打算弃用西湖。
西湖要干,就让它干呗,这是天命,天命不可违。
可苏轼却不这么认为,他赶紧向朝廷上书,从饮用水、灌溉、航运、酿酒增加税收等方方面面,力主西湖绝不可弃。
并且,苏轼还上报了自己治理西湖的方案。
苏轼文章写得很好,道理说得也很明白,方案也很好,朝廷衮衮诸公,非常同意苏轼的看法。
但是,你想要钱,这不行,朝廷没钱,是你想修西湖,你自己想办法。
搁一般人,早就撂担子了。
但苏轼没有,朝廷不是不给钱吗?没问题,你同意我的方案就行。
剩下的我来搞定。
苏轼经过精密计算,把上次修河无处安放的淤泥,还有西湖湖底的淤泥、葑草,堆在湖中,然后筑起一座南北贯通的长堤,堤上再种植树木,保证长堤不垮。
如此一来,既省成本,又一举多得。
可是,这个时候,居然有人说苏轼修堤为了方便自己在西湖游玩,这个工程纯粹是就是苏轼浪费人力物力。
“虐使捍江厢卒,为长堤于湖,以事游观”,“于公于私,两无利益”。
苏轼并没有把这些风言风语放在心上,继续修堤,不久,堤成。
这条堤就是西湖著名的苏堤!
当你走在苏堤,游览西湖美景,是否又曾记得苏轼为西湖做出的努力?
苏堤《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说西湖是西施,那么苏轼就是西施的守护神!
06、治水名臣,青史留名
元佑六年(年),苏轼调知颍州,此后相继被贬扬州、定州、宁远军(今广西容县)、惠州、儋州等地。
一直被贬的苏轼,在惠州、广州、琼州等多个城市都留下了治水的佳话。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做到了。
苏轼,在政治上是一个失意之人,以他的才华,如果他随波逐流,必定会荣登宰执。
可他却为民请命,仗义执言,因此屡屡被贬。
最终,他没能成为宋朝宰相,他的官位不如王安石、司马光(宰相),也不如自己的弟弟苏辙(副宰相)。
可他为老百姓做的实事,不比他们少,甚至犹有过之。
苏轼,世人只知他是大文豪,又有谁人知道他是治水名臣?
苏轼水利部将他评为治水名人,不是因为他的名气,而是他的治水功绩!
十二个治水名人,苏轼当之无愧!
苏轼,活民无数,治水伟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史留名,光耀千古!
千秋已过,后世不肖小生,谨以此文,致敬先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