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词章回体小说产生于民间,现存完整文本虽然有限,但人物众多。除却神佛形象外,不仅有忠孝的正面人物,也有奸佞的反面人物。
其中不论是主角和与他密切接触的人,还是市井生活的角色,都或多或少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品中都突出有受宗教影响、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一、弹词中的人物与宗教
(一)佛教人物
清代佛教发展日渐趋于世俗化倾向,社会中下层百姓趋于对佛教神佛的崇信而走进寺庙,与寺庙、僧侣的接触更为广泛而密切。可以把弹词作品中出现的佛教人物分为两类,即佛与菩萨形象、僧侣形象。
“如来佛祖”是典型的民间对佛陀的称呼,佛学大辞典中并未收录此词。“如来”是对佛的十种尊称中的一种,且并非某个佛的特定称呼。大乘佛教中佛的数量是无限的,人人皆可成佛。在佛教漫长的本土化、世俗化过程中,于民间产生了专指释迦牟尼佛的“如来佛祖”这一概念。
观音菩萨作为佛教这一外来宗教的神明,在其世俗化的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与信仰相结合,满足了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生儿育女的强烈渴望,因而受到百姓的信奉与敬爱。
此外还有一些佛教僧侣也会出现在这些作品当中,弹词章回体小说中不乏有邪僧的出现,他们往往作为衬托主角英明神武的反派角色出现,其中不仅有靠异术骗钱的假僧人,还有伤风败俗淫乱庵堂的尼姑。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僧尼形象是作者创作出来的,并不能代表明末清初整个佛教子弟群体,佛教僧侣中有善与正义的化身,也有恶与功利的人物存在。
通过这些形象可以看出清代市民阶级对于宗教的审美趣味,一方面底层社会现实与宗教现实的残酷和不堪让大众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僧侣群体的信任与依赖。
另一方面他们逐渐厌倦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通过一定程度对宗教子弟的丑化,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他们的反叛与反抗意识,揭示出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变化。
(二)道教人物
明世宗以前,道教一度兴盛,在社会上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支持,而明世宗以后道教的社会地位不断下滑。
时至清代,统治者对道教缺乏信任,因此在政治上主要以防范为主。从乾隆起,道教地位更是急剧下滑,道教的组织发展和宗教义理从此也逐渐走向衰败,少有创新。但道教在民间的活动频繁,道士们广泛活跃于社会底层,对社会普罗大众产生了深远影响。
弹词创作者身处市井,贴近市井百姓心理,深受道教影响,反映在作品中的人物上即常有道教人物出现,也就是神仙、道士两类。
弹词章回体小说中出现的道教神仙众多,以本相或神仙下凡形象出现在文本中。另一方面,纵观弹词章回体小说中的道士形象,既有身具神通的茅山道士,也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的道士。
当然,道士群体同僧侣群体一样,有代表正义和善良的道士,也有代表邪恶与自私的道士存在。
文学作品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的揭露与反映,作为俗文学作品的弹词章回体小说中邪道的出现体现了清代各阶层对道士的普遍看法。
一方面他们心中存有千百年来对道士群体的崇敬、对道士神通的憧憬,另一方面百姓所接触与了解到的部分道士群体急功近利,于是作品中出现了身怀神通、利欲熏心的邪道。
(三)世俗人物
弹词章回体小说中不乏有一心向善、正义凛然的角色。通过这些人物,可以看出宗教对世俗社会及创作者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品中关键角色的降生上,而且也表现在他们的为人处世上。
弹词作品反映了佛道观念对民间的影响,同时又通过弹词的流传而使宗教观念进一步渗透入百姓之中。
二、弹词中的宗教思想
(一)佛教业报轮回思想
弹词俗文学作品作为清代这一特定时代繁荣兴盛的最贴近市井百姓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直接反映了清代社会普罗大众对以佛教、道教思想和信仰为首的宗教的接受程度与情感态度。
宗教思想及信仰层面对清代百姓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业报轮回思想、炼丹思想、地狱思想。
中古传统文化思想传统中也隐含有善恶报应,这与这一系列的宗教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对宗教的接受度。
弹词中善恶报应的章回体小说作品颇多,其中的因果报应故事基本符合“因”、“果”、“报”的思维模式。
弹词章回体小说中的轮回思想最鲜明的体现在《雷锋塔奇传》中。白蛇与许仙的相遇、相知、相爱、相离并非巧合,都是佛教因果律作用的结果,符合“因”、“果”、“报”的模式。
因果轮回,未有脱离此律之事。另有很多以叙述“因缘”为主的弹词作品,这些作品中不仅暗含有前世今生轮回转世之意,而且透露出浓重的宿命论色彩,认为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所有的事情冥冥之中早已被安排好。
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百姓的普遍心理。现实残破不堪,中下层人民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什么,甚至无法掌握自己的婚姻与幸福。
他们通过对佛教的信仰,通过对因果轮回的深信不疑,慰藉现实的痛苦与无奈,抚平心中种种遗憾,某种程度上因果轮回思想是百姓的精神动力之源泉与寄托。
(二)道教神仙思想
长生不死,修道成仙,几乎是中国历朝历代社会各阶级的共同夙愿。神仙思想是道教宗教思想的核心,晋升仙界、独立出世是神仙思想的核心。
道教研习修炼的最终目的是修炼成神仙。人类能够通过修行达到仙的层次,修行的方术不同,达到的层次也不同。
人们对神仙的最深印象就是神仙高高在上,在上天逍遥自由,和蔼可亲,长生不死,是善与正义的代表。
道教为世人提供了一种成为神仙的途径,即后天修炼,因此社会各个阶级都对修道成仙有一定的执着。
随着明清宗教的世俗化倾向愈演愈烈,神仙思想对世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这种影响体现在弹词章回体小说上则是文中人物求仙问道。人物求仙问道在弹词作品中多有体现,不仅有看破世间万物,渴望独立出世的人积极修炼以成仙,而且还有力求长生、以神仙神通达成己愿的人存在。
创作者们通过小说中人物飞升成仙的故事,一方面直接体现了当时严峻的社会现实与尖锐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的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以及渴望解脱修道成仙的心理。
小说中另有祈求长生之道与神仙生活的人,一方面他们心中怀有对神仙生活的强烈憧憬,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方术,企图延长今生寿命,于现世享有神仙生活。
一些作品中以帝王为首的统治阶级沉迷长生之道,执着于神仙生活,大肆铺张,而不惜置其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也是明朝覆没的原因之一。
作者作为明末清初人士,对此深有感触,通过咸通皇帝这一人物的塑造,作品体现出作者仍怀有对明朝的眷恋,他将咸通皇帝塑造为有血有肉、欣赏人才、克己复礼的明君,但残酷的社会现实又让他对现实有清醒的认知,于小说后期给咸通皇帝的形象加上了宠信邪道、一心修仙、无心朝政的一面。
神仙思想又和丹道思想息息相关,丹道最终导向即长生,帝王将相多通过修炼丹道求长生、求成仙。
明清佛道两教日显衰败,儒学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三教归一的趋势日益深入社会。佛道两派虽主张出世,远离世俗尘埃,看破红尘,但为适应社会发展,两派逐渐像儒学靠拢,从理论到实践都在积极调和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对潜心修道者而言,丹道是他们理性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修仙出世的一种手段。而对于世俗百姓而言,他们将修行服食丹药视作一种可以快速解除现世痛苦、修道成仙的便捷途径。
随着明清道教世俗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中下层百姓日益受到丹道思想的影响,幻想丹药长生、治百病。又有《天雨花》郑国泰等人命道人制红丸献于圣上,害其性命,则是典型利用人们的丹道求长生思想为恶作乱的典型。
明清时期,宗教世俗化趋势愈演愈烈,神仙思想和丹道思想逐渐脱离道教“出世”的本初诉求,走向了“入世”,愈加与百姓的现实生活相贴合。而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也恰恰不仅是面对现实痛苦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社会中下层百姓对美好未来强烈期许的体现。
(三)冥界思想
两汉以前中国本土冥界思想以泰山治鬼信仰为主要内容。随着佛教地狱观对中国传统冥界观的影响不断加深,孙昌武认为泰山、司命等不断与佛教中的阎罗形象相结合,成为地狱的主宰。同时“地狱”这一概念不断与“冥界”相融合。
中国冥界思想集佛教、道教、民间冥界思想于一体,从本土宗教信仰的泰山治鬼、黄泉,到佛教阎罗王、六道轮回架构的传入与道教城隍信仰的影响,冥界思想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行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冥界思想。
这不仅是不同时代的人对自身、世界的审视与美好远景的体现,也是人类本性向善、驱恶的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弹词作为俗文学的一种,明清时期,其创作者对宗教有着一定的反思。他们对宗教本身普世的思想并无偏见,只是此时期宗教世俗化倾向愈演愈烈,宗教自身群体呈现两极化,出现了大批借由宗教身份、宗教仪式,行不义之事、损人利己、道德败坏的人。
由此创作者们反对崇信虚无与烧香礼拜神佛这种表面的宗教信仰方式。但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宗教世俗化的影响,从思想上看,依旧深受佛教与道教思想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