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僵尸片横空出世,成为港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时的僵尸片火到那种程度呢?有传闻道:当时在香港的山头上,蹦蹦跳跳的全是拍戏的僵尸大军。作为一个独特的片种,僵尸片横跨动作,喜剧,恐怖,惊悚的领域,在当时饱受广罗大众的热爱。为什么大家爱僵尸片?僵尸片的独特之处在哪?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鬼打鬼》这部经典电影的角度,扒一扒当年僵尸片的辉煌。

本土化的恐怖元素

在《鬼打鬼》中,都在故事基础上加入了大量本土的恐怖元素,例如民间传说,小说,乡野传闻,民间恐怖故事等。这样的恐怖元素自带IP,具有大量的群众基础——谁小时候没听过来自父母的志怪故事,没听过来自坊间的恐怖传闻?而电影需要做的就是将观众心中对于恐怖的模糊印象具象化,呈现在荧幕上。这是继中国功夫后,又一中国传统元素被引入电影。

茅山术施法

《鬼打鬼》的故事核心是奸夫老爷意图除掉奸妇的丈夫。在这样一场追杀戏中,除了传统的买通官府追踪,还引入了茅山术中的害人方式。神怪元素的引入增强了电影的灵异氛围。

镜中鬼

作为试水的片子,《鬼打鬼》在影片开始加入了全世界人民都耳熟能详的镜子灵异元素,在影片中的体现则是镜子中的鬼怪,在影片开始就勾起观众的兴趣,并且交代了故事的世界基础:有鬼,真的。

镜子中出现女鬼

茅山术的引入

影片中冲突的直接体现在于茅山师兄弟之间的对手戏:师兄收人钱财用茅山术杀人,师弟本着“茅山术是救人”的原则帮扶主角逃脱师兄的陷害。茅山术的引入,让对功夫片早已审美疲劳的观众找到了新的兴奋点,也让传统武术多了借力点,有更多元化的表现方式。

师兄与师弟因理念不同发生冲突

传统僵尸的首次出现

借使茅山术,师兄复活了祠堂中的僵尸对付主角。僵尸作为最为具象化的恐怖点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而恐怖的外表也增添了电影恐怖的氛围,使人又害怕又想看。主角与僵尸的斗智斗勇是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戏,影片借用小说与传闻中的细节,为僵尸的粉墨登场增添了神秘性。

“一更时分没有什么。”

“一敲二更,你就爬上正梁,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要出声。”

二更时僵尸可以俯身探底

“三更会很静,一到四更,你就躺在棺材下面。”

四更时僵尸可以上梁

“五更天都亮啦,天亮就没事了。”

而僵尸出场的装束,也统领从此之后所以僵尸片的标准——清朝官服。清朝官服的庄重与严肃,配合僵尸僵直生硬的特性,产生了奇妙的反应,增添了恐怖性。而僵尸五感不灵,体不能曲的特点,又增添了喜剧性。两者叠加,让人欲罢不能。

传统功夫的创新表达

在《鬼打鬼》之前武打片红极香港,而《鬼打鬼》作为以武打为核心的恐怖片,动作设计不可谓不精妙。

在《鬼打鬼》中,最让人害怕又最让人想笑的情节莫过于主角张大胆与僵尸的打斗,由洪金宝饰演的张大胆不仅武术功底了得,还天生长着一张喜剧脸。而僵尸的动作僵硬,打起拳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却又让人忍不住发笑。而武术指导为僵尸设计的动作十分贴切僵尸的特点:动作僵硬,怪力乱神。所以在影片中呈现的武打效果极具真实感,无论是从艺术表现还是专业武术的角度来看,都让人叹为观止。

僵尸会武打,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在最后一幕请神打架,无论是孙悟空的抓耳挠腮,还是红孩儿的执枪昂首,动作指导为每个神仙设计的动作都极其符合神仙的性格特点,让观众一看就知道:“就是这个神仙。”导演为武术披上神话的外衣,在短短的几分钟打戏中故意而不刻意地切换打斗风格,可以说是极具创造力。

孙悟空上身红孩儿上身

《鬼打鬼》在播出之后就引起了极具的轰动,武侠,恐怖,喜剧等多样元素的富集让这部电影成为了年年度票房总冠军,为僵尸片的井喷打下群众基础。而造就香港近十年,多部电影的僵尸狂潮的,除了它,还有无人不知的经典——《僵尸先生》

下一期,我们就来聊聊《僵尸先生》这部仅有96分钟的电影,为僵尸片的爆发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开启了巨大的僵尸片时代。如果你期待接下来的内容,还请支持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