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茅山 >> 茅山景区 >> 新县金兰山

新县金兰山

文/余长城

1

在而今中国两千八百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可能很少人听说过新县及具体在什么地方,但若提到豫南大别山区,范围就可以大大缩小以至于基本限定了,如果进一步注明“鄂豫皖苏区首府”,那么地图上就会出现一个红色的亮标,显示出将军县新县这一地名。

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创建过三大革命根据地,从先到后、从南到北分别是井冈山、大别山和“宝塔山”延安根据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也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因为大别山坐落于中部三省交界处、气候南北大别。

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公路通过信阳市新县与吉安市,将两大根据地串联起来,但这仅是两条新的交通线,更早的国道虽过境新县,但往南并不经过江西,而是经过湖南。与国道平行且相距不远的是国道和京广铁路,经过信阳市但不过境新县。在没有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古代,连通中国南北交通的公路主要是沿今天的国道线和线。这两条公路线(中间的大部分路段)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开通了,特别是在隋唐和平时期,道路得以拓宽;到了宋元,因为都城在汴京或北京,自中原南下都要过境大别山,翻越江淮分水岭。

大别山江淮岭上古有十三道雄关,信阳地区独占七座,分别是信阳城南边的“义阳三关”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先秦时称为冥阨、直辕、大隧)和新县境内的墨斗关、白沙关、东黄土关和穆陵关。京广铁路、国道经过武胜关,国道、京九铁路、大广高速从穆陵关、东黄土关之间穿过。其实,新县境内共有八座古关,另四座分别是阴山关、虎头关、土门关、修善关,只是这四关未跻身“大别山十三道雄关”之列。

从地理位置和交通上看,新县无愧于大别山的核心区,只不过建县较晚,旧隶光州光山县,小部分隶属湖北黄州麻城、黄安;鄂豫皖红色苏区首府驻光山县新集,隶属长潭里、长潭保。新县建县于年红军长征后,国民党政府取名经扶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后改名新县。

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革命苏区都是交通闭塞且落后的。虽然,新县从南到北有五条古代交通要道,但已成为“光黄古道”,解放后只有一条省道通过新县县城,国道只从新县最东边的沙窝乡经过。新县如此辉煌、闭塞而穷困,“国家贫困县”的帽子直到年才脱。

交通闭塞有其美好的一面,那就是保留下古老的传统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如今,新县有十几个古村落分别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景观村落名录,也有好几座山成为旅游名胜之地,这其中就包括“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想想九寨沟、稻城亚丁、喀纳斯湖,哪一个不是从前交通闭塞而现在成为旅游胜地的?

2

从小我就是一个山里的孩子,三条街一条河的新县县城印象颇深,长大后读过《边城》,对于遥远的从未去过的省城,竟有了边城之感。信阳市已是豫南,市区离省城三百多公里,而新县更在豫南之南,县城离市又一百多公里——我准确地记得是公里。

好在信阳离武汉不远,新县离武汉更近。政区上的隶属和地缘上的远近成就了信阳地区独特的“豫风楚韵”(也称“豫韵楚风”),况且在先秦时隶属过楚国,在南北朝时隶属南朝,在宋金时隶属南宋。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从北宋转入南宋的王以宁的这首词,在他痛心回首之时,大别山已经沦为南宋的西州了——不再是南北东西的中心了。词中突出大别山的两个特征——“秀色”与“突兀”。

中国的名山,除视为仙山的海外三山、昆仑外,无外乎雄、奇、险、秀四字。五岳之中,东岳之雄、北岳之奇、西岳之险、南岳之秀,中岳在诗经描写中“骏极于天”“维岳降神”。降神之山,还有从佛教中引入的“灵山”——中国有许多山因此名为灵山或灵鹫山。

大别山总体上是秀丽的,但也有奇峰突兀——如商城县金刚台山,也有深壑长谷可险守之处——如大隧关隧长九里,也有个别山显得雄壮、雄浑。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整体上包括三座山,分别是金兰山、连康山、将军山。将军山在县城西边,原名西大山或西寨,整座山是一座巨石山,故显得雄、奇——远看雄浑一体、近看颇多奇石。连康山多植被,以秀著称,是中华白冠长尾雉的自然保护区。而金兰山集奇、险、秀于一身,秀丽的是金兰山整个山体,奇的是笔架状三峰,最险的是北峰。

清乾隆年间《光山县志》载:“金兰山···三峰秀出,峻插云霄,绝壁悬崖,如笔架状。东有瀑布飞泉···”《新县旧志摘要》:“金兰山奇、险、峭、丽,三峰并立,高耸云端。”

金兰山自大别山脉整体秀出东北——如同泰山朝东而望,颇有些一览众山小之感,而众小山的更东、更北是平原,这就使得它的山峰于奇、险外又有些雄伟了。——从海拔七百多米的山顶向东北俯视,是流出新县时海拔只有六十米的潢河;如果从山脚近处仰望,北峰的悬崖是刀削斧劈般险峻的,猿猱欲度愁攀援。

我于年冬天第一次见到金兰山时,那山路因冰雪无法通车,只能从山脚遥望奇峰,有高山仰止之情。再一次见金兰山,是和朋友从信阳市开车回新县,特地绕道金兰山脚下,因冬天也未敢爬山,只在金兰湖边略作逗留。朋友说起一个笑话:一位来自中原的游客,开车爬到了山顶,却不再敢开车下山——因为正巧是冬天且平原人从未开车走过山路,四十多岁的男人吓得直哭。第三次仍是这位朋友,在夏天开车带我去爬金兰山,他那辆小排量的破车在山道拐弯处却熄火了,因此又没上去。停车的地方,发现一只被蜱虫咬死的刺猬。直到年的春天,我才带着几位信阳市的友人,驱车爬上了金兰山,后来又带着驻马店的朋友爬过金兰山。

外地的朋友问我,去新县旅游最好去哪儿?我说,如果说一定要选最好,我首选金兰山,因为金兰山的自然条件,也因为它的建筑。

3

金兰观是一座道观,也是新县仅存的唯一的道观。金兰山奇险无匹,那建筑却浑然天成,与三座山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仿佛是长出来的。新县话说“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大概能表达这个意思。——需要什么样的人力、物力和花费多么大的财力、精力,才能建成如此完美无缺的庞大建筑?难以置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小山是没有灵性的,根本不适宜住着神仙或隐居高人,除非是平原之地没有高山——可怜的平原人。山与丘、山脉与丘陵的界定是——海拔五百米以下称丘,五百米以上才可称之为山。只是后来人们不惯说丘了,或是为尊者孔圣人之名讳,把丘、陵改称为小山或浅山。“淮南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文人门客最先这么称呼自己。

我出生的山村只有绵延的小山,全乡最高的山也只有海拔四百多米,离我家最近的两座大山,是十几里外螯山村的螯山和杨山。在父辈们的传说与教导中,螯山被说成是“傲山”。父亲用“傲山”来教育我不要骄傲,说“傲山”原来比杨山高,只是后来他骄傲了、就不再成长了,因此杨山后来居上。我从传说中得到的启示却是:只有高山才是有灵性的,才可以喻人、喻神。

金兰山,因为其高,是足以通神的,可建道观。据有关人士考证,金兰观建于宋理宗端平年间。端平元年,宋蒙联盟灭亡了金国,宋理宗用金哀宗尸骨祭祖、一雪前耻,我想可能就是在这举国欢庆的消息传来之日,一座象征着胜利与和平的道观即将诞生了。然而,迎接它的却又是蒙古的入侵。

金兰观的位置极佳,新县五条光黄古道中,有两条在它左右:一条是沿淮河支流潢河走向的,过今日新县县城,城南江淮岭有黄土关;一条是沿泼陂河、晏河、吴陈河、陡山河、郭家河走向的,白沙关在陡山河与郭家河之间;两座关都是“大别山十三雄关”之一。

南宋高宗时,江州都督赵钦为防御金国,于新县(时属光山县南部)境内重修及增修八道关隘,卡守五条由光州南下黄州的通路。在此之前,唐朝的光黄官道经大界岭穆陵关——李白、刘长卿、杜牧均曾过此关,赵钦于该道增设土门关;宋朝的光黄官道经阴山关、虎头关,过小界岭,苏东坡诗中称之为春风岭。

虎头关在白云山南偏东侧,土门关在白云山北偏西侧,隋唐、北宋两条官道均沿淮河支流白露河走向,与今国道位置很近——从隋唐传至今日。因为唐代过穆陵关这条官道的重要性,有人在白云山上修建了白云观,这是有记载的新县境内最古的道观,可惜毁于年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之下。

据说武当山道观始建于北宋道君皇帝徽宗年间,信奉的是真武大帝,新县金兰观晚建于南宋,信奉的也是真武大帝。大别山北麓有金兰山,南麓有木兰山,因金兰、木兰之名而被称为姊妹山,木兰山供奉的也是真武大帝。

黄陂县志记载木兰山之名改自明朝万历十七年,原名青狮岭,也称牛头山,传说改名与替父从军的女将花木兰有关。而新县金兰山原名经动山,改名为金兰山极有可能也是在明朝,与木兰山互为呼应。明朝是道教的又一个鼎盛朝代。

新县自古与黄州、汉口来密切,与光州、中原只是政区上的隶属。从道教信奉上来说,新县(旧属光山县南部山区)金兰观信奉真武大帝,而光山县(旧属光山县北部平原区)信奉的却是东岳大帝,至今仍有东岳寺村、东岳村两个建制村。晚清至民国,来自黄陂县、黄安县(解放后改名红安县)到光州、信阳州的盐贩子发展到两三千人,在新县境内最西端的一条光黄古道上,产生了“卡黄”这么一个缉私卡点,后讹音为“卡房”,即今新县卡房乡。

建筑的规模,依大到小为宫、殿、楼、阁。金兰道观的各处建筑,或因地形限制而大小不同,但玄天真武大帝居北、中天玉皇大帝居中、西王母娘娘、南海观音菩萨居西南。北峰上是真武宫,中峰上是玉皇阁,南峰上是娘娘殿、观音殿,在中峰与北峰间坳口处是灵官殿,此外还有三圣殿和关帝殿。观音菩萨是佛教人物,但是在许多道观中都有供奉,体现了民间道释合一、进什么庙烧什么香的宗教信仰。在民间,生育之神王母娘娘逐渐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送子观音替代——岭南、沿海还崇拜金花娘娘等生育女神——大概因为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王母娘娘成为了反面人物。

新县民间的道教信仰,其实并不依赖于道观。经历过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解放后的破“四旧”运动,宗教人士一度藏匿于民间,道士化身为风水先生,表面身份为农民,副业收入来源于帮人家看阴宅、阳宅风水,以及为死者、病者设坛做法,超度亡灵或招魂除崇。

新县的道士都是正一教,这又与北方不同——北方多是全真教。正一教原为天师教,主要人物张道陵、葛洪、陶弘景、张三丰都是南方人或在南方活动,而全真教的创教人王重阳及弟子丘处机主要在北方发展。南宋时,天师教改称“正一”,合并了龙虎山、茅山、阁皂三宗。明朝敕建武当山真武宫后,正一教恢复在北方发展。

4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旅游在古代多是因为游学、游方、游宦或商旅,单纯作为游山玩水、陶冶情操或兼为增长见识的山水游、文化游少之又少,普及到大众化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我们在敬佩马可波罗之时,会自豪中国也有一位旅行家叫徐霞客,但徐霞客比马可波罗晚了三百多年,而且仅限于国内。中国幅员辽阔,徐霞客能到达的地方也很有限。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旅游之风还未吹到新县,也可以说全县还没有一个收费的旅游景点。当我在年夏天去许世友将军故居时,那里空无一人,而当我于年冬天离开信阳市时,贤隐寺还是一片废墟、菜地,只有三间房和一尊观音像,那尊观音像如今被安放在庙后的山洞中。

许多寺庙、道观都是在年前后重修起来的。香火及旅游最先旺起来的是少林寺,九十年代初参观门票四十元,而同期的龙门石窟票价仅为十元。“天下名山僧占多”,旅游和香火同时兴旺起来,有一小部分人却是因为上香才去旅游的,也有少数人因为旅游而兼带上香。

清代末期的信阳城内外,儒释道三教的建筑分别有:孔庙、文昌阁、凝师阁、子贡祠、周公台遗址和多座牌坊;贤隐寺、慈氏寺、准提庵、观音堂、报恩寺遗址余下的镇申塔;紫霞观、真武祠(原周公祠)、东岳庙、城隍庙、岳王庙、关帝庙、娘娘庙、火神庙、先农坛、社稷坛、风雪雷雨坛、土地祠等。但是经过民国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和解放后破除宗教迷信,只余下孔庙破大成殿、破贤隐寺、破准提庵,道教建筑一个不剩。道教起源于民间,建筑却毁得那么彻底。

山林间的庙观得以幸存,至少要比城市中保存得完好,很庆幸金兰观这座八百多年的道观再一次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当我在县城上学的时候,没有听说过离城不远的地方有座山叫金兰山,更没听说过这座道观。有吴陈河乡的某位同学似乎提到过乡下重新开启的庙会,我不知是不是前往金兰山进香。当我在年春节回新县拜年时,正月十六的庙会已经传播得沸沸扬扬了,现在更有了二月二、三月三和九月九的敬香日——庶可称为小型庙会。

正像信阳城留下两座庙、庵而道教建筑一个不存那样,佛教的生命力竟强于道教,道教在民间更显得神秘。正像道观中常有观音菩萨像而寺庙中少有玉皇大帝像那样,佛教似乎更无孔不入,信众比道教徒更多。我所知道的新县有三座寺庙,香山湖有普济寺,江淮岭有玉佛寺,吴陈河乡有檀香寺。

喜欢那些到山林旅游而不礼佛的同类人,只是顺便参观庙观的古老建筑或崭新的艺术建筑。在金兰山,在武当山,在各大道教名山,道观的建筑多是建在山顶与山融为一体的,而寺庙多是建在山脚或半山腰,像少林寺或信阳灵山寺、贤隐寺那样。选择在山脚与山腰的建筑,是很难与山融合的,有些则是对自然风景的某种伤害,如同那些建在山林中的别墅。从建筑颜色上来说,金碧辉煌与绿水青山并不能完整合一,我奇怪于古人创造了“金碧”一词,有一种国画被称“金碧山水”。

在我未去过金兰山之前,西大山——年改名将军山——是我心中最唯美的山,至今仍是,但不再是唯一,因为有了如同他兄弟般的金兰山、连康山。我于秀丽的大别山群山中,特别喜爱这些石山,这些花岗岩的悬崖峭壁,以及滚满山石的沟壑、山涧、山谷。岩石是奇特而有灵性的,有着比树木、花草更久的生命力,代表着某种永恒——孙悟空、贾宝玉都是由石头变化或孕育的。古人在画兰花时,总要画几块山石,以示其幽静、贞洁。金兰山的植物,最美的恰是兰花,特别是金兰——或许这才是金兰山得名的正确解读。

古人说“义结金兰”,金兰山美好的寓意,其山下周围恰巧有金兰、桃园、张飞店、马鞍山、千金石几个村落,那些村名可是在血与火的古老年代诞生而一直传承下来的?曾经,孟珙在这里抗金、抗元,至今,白沙关仍留有孟珙的石像碑;从南宋孟珙军队传下来的军乐“三壁吹打乐”已成为新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吹打乐,乐声中有岩石的冷静和杜鹃的鲜血。

青山依旧在,因为那些古老的岩石是青色的,因为岩石上的建筑也是青色的,因为苍松和翠柏会年年逢春吐青,秀美的大别山总是青色的。在民间忠义传说中,在说大鼓书人的唱腔中,岳家军抗金、杨家将抗辽;离金兰山不远、潢河东边有焦赞岭和孟良山。在新县,焦、孟姓不通婚,焦赞、孟良是义结金兰的兄弟,“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有人甚至据此说孟珙是孟良之孙。

“义气”一词在新县口语中使用频率极高,新县人讲究义气,为革命义无反顾。从大革命、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县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十万新县儿女中有五万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金兰山、将军山、连康山,这样的排序恰如不同的时代向前,新县常新。壬寅年,时令雨水,金兰山仍在雪中,安静地等待春天花开,哪些是映山红,哪些是金兰花?

.2.19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