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吕翔何智康摄影张冬青)镇江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该市在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文艺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浸润城乡居民的心田,让文化随着城市血脉缓缓流淌、渗入百姓的精神世界,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1月28日,“公共文化服务看江苏”融媒体采风行来到这座“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了解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感受其群众文化氛围。

打造文艺普惠全民的“镇江模式”

镇江依托各级文化场馆建设,结合线上平台、线下活动,形成了艺术普及志愿服务的“5+1+1+6”镇江模式:开展全民艺术知识、欣赏、精品、技能和活动这五类普及;实施公益艺术培训联盟;建设“文化在线”艺术普及数字服务平台;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六进”活动。

围绕“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乡村春晚”等主题,镇江文广旅居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辖市区,坚持“六进”活动,开展艺术技能、知识、精品、欣赏、活动普及共场;为将红色文化融入市民生活,镇江茅山新建了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打造“中心+基地+联盟”“线上+线下”的红色教育阵地格局;发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等红色圣地引领作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开展“文心”系列活动91场,包括文心悦读、文心讲堂、文心电影、文心展览及文心剧场。

为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镇江整合文化和旅游数字资源,建设线上线下“一站式”的“文化在线”艺术普及数字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文化直播云课堂共直播近场,累积观看人数达10多万人次;镇江搭建的“淘文化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交易平台内,余支优秀文艺团队摇身一变成为“网店店主”,提供公益性文艺节目,群众成为不用花钱就能欣赏文艺作品的“顾客”,促成供应双方的直接信息流通,被评为“年度江苏省智慧文旅培育项目”。

为全面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推动成立了公益艺术培训联盟,联合镇江市教育局、总工会、科协、团市委、妇联等单位,共吸纳全市家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成员单位,覆盖8个辖市区,实现了志愿服务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宣传报道、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评估考核,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新途径。

镇江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张宇华说,镇江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很广。硬件方面,各辖区都有文化馆或文化中心,各个文化场馆设有阅览室、书画室、播音室等,都免费对外开放、普惠广大群众;软件方面,五类普及、一个平台、一个联盟、“六进”活动,共同组成了行之有效的“镇江模式”。不过,相对成果较为显著的软件建设,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也就是“新”的方面还不够突出,未来将紧跟时代潮流,推进硬件建设强化,服务社会大众。

“文艺播种计划”催生文化生态链

“文心”系列公益活动、“从小爱场馆”文化活动、千场文化活动进农村等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该计划于年在丹徒区试点、年在8个辖市区全面选派文艺播种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结帮扶对子、种文艺种子,形成文化生态链,助力镇江文艺事业形成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为了确保计划高质量实施,镇江各辖市区文化馆、文化站组织人员先期深入社区、乡镇,走进千家万户,共汇总基层群众、文艺团队项文艺需求,让“点餐式”服务替代“填鸭式”灌输,做到按需供给,提升文化惠民精准度;招募文艺播种志愿者,建立志愿辅导教师资源库,由各辖市区面向名文艺志愿辅导老师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以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为“食材”,以文艺播种志愿者为“大厨”,做到“巧妇善为有米之炊”,将丰盛味美的文化大餐送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文艺播种计划”已在城乡各地开办文化志愿辅导0余场,文艺播种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愿意且乐意接受文化辅导的群众日渐增多,群众在业余时间自创自导自演文艺作品,已融入生活,成为娱乐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做好常态化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展演式”文艺评比成为提高群众积极性、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年10月,“文艺播种计划”优秀成果展演活动在镇江苏宁广场外广场开展,15支文艺团队同台献艺,舞龙、锡剧、越剧、演唱、武术等节目精彩夺目,88幅书法、摄影、绘画、剪纸作品在市文化馆文心展厅对外展示.年11月的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文化广场上,16支优秀文艺团队带来器乐合奏、舞蹈、小品、朗诵剧等优秀成果节目展演如期而至,现场群众比肩接踵、来往观者络绎不绝。

伴随着群众文化参与度、荣誉获得感的提升,伴随着基层文艺团队专业化、特色化水平的提升,镇江打造“送文化”到“种文化”到“创文化”的这条生态链也愈发牢固,坚守让公共文化服务成果普惠更广大群众的初心使命,“全民艺术普及城乡播种行动”文化品牌也逐渐成形。

优秀文艺团队引领铸就文化“高峰”

在当地主管部门牵头下,出品了许多优质文艺佳作,如扬剧新戏《花旦当家》《完节堂》《红船》《茶山女人》广受好评,成为镇江扬剧新四大代表剧目;原创音乐剧《九九艳阳天》、广播剧《初心难忘》《金剪刀》、歌曲《一眼看千年》……如果说这些成果象征着本地文艺作品的最高水准,为广大群众提供“阳春白雪”的艺术享受,那么包括菊吟京剧社、上党演艺俱乐部在内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则代表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他们坚持热爱、勇于付出,精彩表演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亲民、接地气。

作为江苏省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的优秀代表,上党演艺俱乐部团队负责人丁六成介绍说,俱乐部建成了固定演出场所“上党演艺大舞台”,还有流动舞台、排练室、教室、办公用房等设施;吸纳文艺爱好者排练节目、组建戏剧演出班子,现有骨干成员15人,每年对外公益演出至少80场,定时开展戏曲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被本地人称为“唱戏窝子”,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目前,有黄梅戏《天仙配》、锡剧《珍珠塔》、锡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共八本大戏,还有自编自演的《流浪娘》、《爱的奉献》、《刘备招亲》等节目对外公益演出。在未来,俱乐部一方面将致力于引进高档人才、提高队伍水平;一方面是加快团队发展,让更多人参与戏曲活动,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实现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另一位优秀代表、菊吟京剧社的社长于彪表示,该团队以京剧为特色,始终以弘扬国粹文化为大方向,坚持为人民群众演戏,每年演出80场左右,累计向全市人民公益演出近余场,服务群众25万人次。现有团队成员余人,骨干成员48人,平均年龄60余岁,年龄最大的是位86岁的老先生,还时常来指导表演。团队注重提升演职人员艺术水平,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的京剧票友大赛,屡获先进集体奖;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团队价值,京剧社经常组织活动,走进市文化馆老年艺术大学、市职工艺术学校,开展京剧普及班;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市内很多大中小学校都邀请他们前去演出;此外,也去其他城市开展艺术交流活动,推进城市间文化交流。

近几年,群众的文艺创作事业迅速繁荣,涌现众多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多达19支队伍成功入选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他们在省市各个重大活动中参与展演,引领群众文化发展,为镇江的文化“高原高峰”增添新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