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m/
今天在路上有人说道教是骗人的,我上去就……当然,我不可能给他一个大嘴巴子,毕竟嘴长在人家身上,说什么是人家的自由。不过,确实有些人打着风水和算命的旗号,以达到敛财的目的。一件事物,有好的就有坏的,就像一柄剑,令狐冲用它伸张正义,左冷禅用它为祸天下,当然,还有岳不群用它杀死自己的“弟弟”。道教是不是骗人的呢?让我们从头说起。道教脱胎于道家思想,源于老庄学说,认为“道”是世间唯一真理,所谓的道,就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轨迹和变化规律,既包括蒸馒头的温度,也包括原子弹的原理,可以说,凡是肉眼能够看见的,里面都有道,当然,肉眼看不见的,里面也有自己的道。道家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呢?战国时期,齐国兴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学;西汉前期统治者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开创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便如此,在汉武帝本人强烈的修仙求道的意志推动下,道家思想走向民间,与方仙道河流形成黄老道;到东汉末年,很多人依托道家名义建立了很多武装团体,其中最有名的要属太平道和五斗米教,道教的宗教性质已经初步成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茅山道士葛洪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伦理纲常结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神仙系统,真正的道教至此就算正式成型了。不过,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本土道教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受到了不少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西方的佛教。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就颇受重视,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诏令在洛阳建造僧寺,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命名为白马寺,这种规格可以说相当隆重,同时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皇帝带头,支持佛教发展。以这样的方式开场,效果自然不同凡响,佛教的影响迅速扩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已经遍地开花,据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在这一时期,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甚至因为和朝廷抢夺财产与人口,还掀起了几次大型灭佛运动。外来的和尚如此“猖狂”,本土道士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佛道两家展开了无数场辩论,从北魏孝明帝年,到元宪宗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十四场,最终结果是道教7负、1平、4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外来宗教,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战胜了本土宗教?真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当然不是,辩论这种东西,就像运动会,既要看双方选手的水平,也要看裁判的立场。南北朝时期的前两次辩论,裁判一个是北魏孝明帝,一个是北齐文宣帝,这两位都是游牧民族,为了削弱中原传统宗教,自然要扩大佛教的影响力;隋文帝时期的辩论更是如此,隋文帝出生在寺庙,被尼姑养大,这样的裁判自然不会支持道教;元代统治者笃信道教,这场辩论自然以道教胜利告终。其实,佛教之所以屡次胜利,出去裁判的原因之外,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来源于两派教义。佛家讲众生平等,讲因果报应,讲受苦受难,讲忍受,把果报寄托在来世,看不见,摸不着,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可操作性更强,毕竟没人见过,此生积累的福报到底会不会在来生应验,算得上苦难生活中的一剂良药。道教就不一样了,讲寻仙求道,讲炼丹采药,讲无为与清静,讲顺其自然,根本在《易经》与《道德经》等道家经典,这些经文博大精深,晦涩难懂,加上炼丹之类的活动耗费巨大,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触到的。结合以上原因,虽然是本土宗教,但道教在民间的影响力也远远不如佛教,在世界的影响力更是天壤之别。那么,对一般人来说,道教真的没有用吗?当然不是,道教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找到灵魂的归宿,学会正确看待名利,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也能够使我们生活的更加乐观。其实,不管是道教也好,佛教也罢,其根本都是劝人弃恶从善,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权力,没有必要争,也没有必要讲,就像有些人爱吃大蒜,有的人爱吃韭菜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填饱肚子,何必去争呢?好了,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这里是易道传习社,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