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与天师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师道的信徒,天师以下,分为鬼卒、祭酒、治头大祭酒等几个等级。上清派的创始人南岳夫人魏华存曾担任过天师道祭酒。早期天师道修炼功法芜杂,有很多巫术的遗存。以魏夫人为代表的士族道教徒,出身于西晋的门阀,很瞧不上天师道中那些下里巴人的功法。于是魏夫人以《黄庭经》《大洞真经》等为理论,又据称得到西王母等仙真传授,创建了存思身神的上清经法。
从魏夫人开始,上清派历代宗师,如杨曦、许谧、陶弘景等,都是贵族出身。因而都重存思内炼的上清法,对符箓都不甚重视。上清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被梁武帝尊为“山中宰相”。由于陶弘景长期在茅山修行,故而“茅山宗”成为了上清派的代名词。“茅山道士”从此风行天下。
唐朝的时候以道教为国教,茅山道士受到了皇帝的极大尊崇。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被唐高宗请入皇宫论道;潘师正的弟子司马承祯被尊为三朝帝师,所著的《天隐子》《坐忘论》,功法也是存思清修一路。唐玄宗甚至直接拜入茅山宗师李含光门下。在茅山宗发展的鼎盛时期,修炼基本还是遵循东晋以来的传统,以存思坐忘为主要修炼功法。
世易时移,时代在不断发展。经过唐末五代的大乱之后,茅山派的影响力有所降低。这时茅山宗出了一个中兴人物--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时间已经到了北宋真宗年间。真宗皇帝信道,可是久久没有儿子。于是真宗令朱自英在茅山举行斋醮。果然,朱自英的仪式刚结束,皇后就梦见数十个羽衣人随仙官从天而降,送下一个麒麟儿,并且说:“这位就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不久,仁宗皇帝出生,真宗特别高兴,特意敇令在茅山为朱自英建造乾元观。
朱自英已有斋醮求子之举,说明上清派的术法逐步在转型。到了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时,茅山宗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因为此时茅山的道法,已经完全吸引了道教传统符箓,并且在其中融入了茅山特色。
据说宋哲宗的皇后误吞了一枚银针,太医试尽各种办法,都没法将针取出。这时有人推荐了茅山道士刘混康。刘混康只是画了一纸符箓,和水让皇后服下。甫一下肚,皇后便开始呕吐,银针就随着符纸一同吐出。茅山道士的符箓神奇如此!
可见宋朝之后的茅山道法,已经完全融入了符箓。有刘混康坐镇的茅山派影响日渐扩大。及至宋神宗下诏确认辅化皇图的三大经箓宗坛,以上清派三茅山经箓宗坛为道。另外两大宗坛分别是龙虎山正一宗和阁皂山灵宝宗。茅山道士的符箓威名传遍天下!
茅山道士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主要在于开放包容和学习创新。有远见、有气魄的宗师,往往带领着宗门取得新的成就,为宗门的发展打下长远的基础。
可是在南宋之后,茅山再也没有出过特别优秀的道教领袖。而江西龙虎山张天师一系经过数百年的沉寂之后,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元朝时,成宗下诏令正一教主张天师主领三山符箓。茅山宗的地位开始下降。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由于朝廷整顿道教,只承认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宗派,茅山宗就只能并入正一道,成为正一道的一个支派了!
正一道也就是早先的天师道。上清派从天师道分裂而出,又并入到天师道之中,这就是天道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