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据说毛泽东非常喜欢,曾携带这本书从陕北到北京。
收集编著《菜根谭》的,是明代隐居茅山的洪应明。
洪应明,约明神宗万历年间(年前后)在世,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金坛人。明代思想家、学者、道士。
洪应明早年热衷仕途功名,题书斋名为“述”,后与袁了凡、冯梦桢、于孔兼相交往。曾离乡学道,研究佛、释、道,著有《仙佛奇踪》4卷,被收入《四库全书》。晚年归隐山林,万历三十年(年)前后隐居茅山潜心著述,写出了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菜根谭》。
《江苏艺文志》和《金坛县志》载,明万历年间金坛人洪应明晚年隐居茅山,写下了著名的《菜根谭》。
经济出版社年6月1日出版的《菜根谭》书中作者介绍:“洪应明,明朝人(公元年前后在世),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洪应明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隐居茅山时写下了《菜根谭》。”
《菜根谭》是一部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文辞优美,对仗工整,警世之言,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以儒家处世思想为主,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教诲世人“去妄存真”,被誉为中国处世哲学第一书,旷古稀世的奇珍宝典,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谭》书名,取自宋儒汪革语:“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菜根在灾荒之年可以度命,人生处世也得咬“菜根”矫正偏差。书之“谭”即谈心,谈修身养性、处世待人、接物应事。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孔兼,金坛人,万历年进士,做过九江府推官、礼部主事、仪制郎中,他与洪应明为同一时代的人,也是洪应明的朋友。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义,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用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淡泊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菜根谭》成书的时间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社会进入后期,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廷内忧外患,明政府统治力下降,腐败现象逐渐成为常态,社会价值观开始转向开放奢侈和淫逸。一些有识之士,思想异常苦闷,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世俗的社会风气,于是,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有人形诸笔墨,表达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也就适时而生,《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近年来,一股《菜根谭》热风行于海内外,人们甚至将其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