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明编辑
燕子图片
网络
《水浒传》开头,讲了一个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的版本标为楔子,有的版本标为第一回。
故事是这样的: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宋仁宗驾坐紫宸殿,宰相上奏说京城瘟疫盛行,请皇上赦免罪犯,减轻赋税,以禳除天灾。天子准奏,一面赦天下罪囚、免民间税赋,一面让人在京城修设好事禳灾。不料瘟疫没消,反而转盛。参知政事范仲淹提议让张天师前来京城修设罗天大醮。“醮”是道士祭神的仪式。“罗天大醮”是最为隆重的祭神仪式。徽宗派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张天师星夜临朝,祈禳瘟疫。
那么,张天师何许人也,他怎么有那么大的法力呢?
张天师是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道陵及其后代继承者的通称。张道陵本来是江苏丰县人,后来进入四川传道。传说张天师的第四代孙由汉中迁到江西龙虎山,由宗亲世代相传,由于各代继承者都姓张,所以,都可以称“张天师”。按照道教的说法,张天师降妖伏魔很有法力。当年太上老君派他降服四川一带的各种妖魔,保住了当地的平安。看来,历代的道众,都信他们的天师可以伏魔降妖。
洪信带了几十个人,直奔龙虎山。龙虎山上下人等把洪太尉接至三清殿上。这时洪太尉才知道天师并不在殿中,而是住在山顶一个茅草庵中,洪太尉只好亲自上山去请。在山上遇到一个道童,说天师这个时候大概已经往京城去了。回到山下,听三清宫的人说这个牧童就是天师,既然天师说是去了,想来等到太尉回到东京的时候,这场醮事都做完了。”
次日早餐后,道人们陪着太尉游山。宫前宫后,看了许多景致后来到伏魔殿。殿门上重重叠叠贴着许多封皮,道人给洪太尉说:“祖师封锁魔王在此,每一代天师都亲手添一道封皮,子子孙孙不得妄开,没人知道里面的事。”洪太尉心中惊怪,非让道人开门不可。道人们惧怕太尉权势,只得揭开门上的封皮,砸开了大锁,推开了殿门。
殿内一片漆黑,太尉让人点起十几个火把,看到一个石碑,前面是龙章凤篆。龙章凤篆是一种古老的字体,上面有龙凤虫鱼之类的笔划。后面有四个大字:“遇洪而开”。这下洪太尉有话说了:“‘遇洪而开’,分明是教我打开,你们给我多找些人,用锄头铁锹来掘开。”道人劝阻不了,只得让众人把石碑放倒,把石龟掘开,在一块大青石板下,有一个万丈地穴。这下可不得了啦,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出,掀塌了半个殿角,直冲天空,散作百十道金光,朝四面八方去了。众人撇下锄头铁锹,从殿内逃出来。太尉问:“走的是什么妖魔?”道人说:“这殿里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如今太尉把他们放走了,他日必为后患,这可咋办啊!。”洪太尉听罢,浑身冷汗,非常害怕。急急收拾行李回东京去了。
《水浒传》是一部讴歌英雄主义的小说,它的开篇却写了一个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这常常使数百年来的读者生出许多疑惑。有人说,作者怕受到迫害,故意在正式的故事前面加了个水浒人物“妖魔化”的内容,瞒天过海,以使《水浒传》可以刊行于天下。其实,误走妖魔,倒是说明了水浒一百零八将上应天星,他们是受上天派遣来人间罚无道的。九天玄女娘娘不也称宋江为“星主”,授意他替天行道么?罗真人不也说李逵是上界天杀星之数,因为人间作孽太重,天神才让他下来杀戮的么?这些魔君不是自己出来的,是朝廷的人放出来的。也就是说,不是草寇不好,是因为北宋官府不好,才有草寇出现。
有人说梁山英雄排座次时的天降石碑是宋江吴用等人装神弄鬼自己刻了埋在地下的,这种说法看似符合科学,实则不符合文学规律。小说不是科普读物,文学艺术要的是好听好看,为的是以事达意。好多传说都不符合科学,但大家都喜欢听。孙悟空石缝里出生也没科学道理。排座次的石碑与误走妖魔冲出的一百零八个魔君,是呼应一致的。伏魔殿石碑上的龙章凤篆与排座次石碑上的龙章凤篆内容应当是一致的。祖师在伏魔殿立碑的时候宋江等人还没出生,那碑难道也是宋江等人造的吗?应当说,走了的妖魔,各自投胎人间,成为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
我最强烈的感觉,则是写洪太尉误走妖魔这一节,是有意影射王安石变法,把北宋亡国的历史责任,归咎到王安石,以及受他提拔、打着变法旗号行种种私弊的蔡京等人身上,体现了司马光、程颐、朱熹等理学家的情绪和观点。
说《水浒传》以洪太尉影射王安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从时间上说,一般写故事都连贯着写,此处却硬写出个不同年代的事来。宋江起义开始于徽宗宣和元年(年),而误走妖魔却早在仁宗嘉祐三年(年),前后相差61年,干嘛往前跨越这么多年,编一个没有可能发生的故事呢?
《水浒传》中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嘉祐三年,正是历史上王安石向仁宗上万言书表达变法观点的时间。这应当是有意安排的。《水浒传》表面意思是说:61年后妖魔复出闹乱大宋,其种子在61年前就种下了。其背后的意思是说:61年后梁山好汉起来反对大宋蔡京等六贼害国误民,其祸肇始于61年前王安石要求变法。因为变法搞乱了国家,惹怒了百姓,才出现那么多的起义。
《水浒传》》上说,请张天师祈禳天灾是北宋重臣范仲淹提出来的,而历史上的范仲淹去世六年后才到嘉祐三年,建议请天师的事没有存在的可能。小说可以虚构,但为什么单单虚构个范仲淹提建议的事呢?作者表面的意思是:正是由于范仲淹建议请张天师,才惹出了洪太尉误走妖魔的问题;背后的意思是:由于历史上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庆历新政,引出了后来导致北宋灭亡的王安石变法。《水浒传》把范仲淹上奏仁宗请天师的时间写为“三月三日五更三点”,三月三日是上祀节,这个节祭孔祭神,是关系国家大事的重要日子,但洪太尉却没把这件国家大事办好。嘉佑三年温疫之事,《宋史》只字未提,看来,那一年并无大灾。虚构的瘟疫,写在嘉佑三年,以此影射王安石变法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从地理上说,洪太尉去的是信州龙虎山,此地与王安石关联较多,便于附会。龙虎山西邻王安石的家乡临川(江西抚州),北邻王安石在洪太尉误走妖魔那年任职的饶州。而北宋变法先驱范仲淹也曾被贬到饶州。这种地理上的高度关联与时间上的确切关联放在一起,影射王安石变法的意思就出来了。
从两个人物的行为特点看,洪太尉放走妖魔与王安石变法时的行事态度有很多吻合。
洪太尉不遵前代成法。伏魔殿是老祖镇锁,诸人不许擅开。多少代祖师都不敢开,洪太尉却非开不可。王安石则提出“祖宗之法不足守!”尽变更祖宗旧法。
洪太尉不听劝阻。硬压着人家把封条打开。王安石作事,任凭再多的反对者也不怕,说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惧!”也就是说,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也不怕什么天象异常。
洪太尉仗势压人。他斥责道众:“你们如果不给我打开伏魔殿,我奏你们阻挡宣诏、不让见天师的罪”。王安石变法,关键时刻也是把天子抬来与政敌对抗,这在保守派眼里,大概就是以天子压众人吧。
《水浒传》写误走妖魔时有一首诗,其中两句写道:“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意思是说,天下本无事,洪太尉这样的人却没事找事。本来为了消灾,却招来了祸灾。还有两句说:“高俅奸佞虽堪恨,洪信从今酿祸胎。”意思是说,高俅、蔡京这类奸臣虽然可恨,但是天下的祸端,却是起初由洪太尉惹的。这首诗是写的洪信。元代陆友仁《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写道:忆昔熙宁全盛日,百年未曾识干戈。江南丞相变法度,不恤人言新进多。蔡家京卞出门下,首乱中原倾大厦”。诗的意思是说,在熙宁变法之前,国力强盛,天下太平,百多年没有战争,王安石当丞相后变更祖宗法度,听不进不同意见,提拔重用了一批坏人,蔡京、蔡卞就是出自王安石的门下,蔡卞还是王安石的女婿。正是他们导致了中原大乱,北宋灭亡。这首诗是写王安石。这两处,一写洪太尉,一写王安石,是不是惊人的相似?
变法与反变法是北宋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许多年间,司马光掌权的时候王安石下台,王安石下台的时候司马光上台。司马光一派与王安石一派以及两派各自衣钵的继承人,你得势的时候压制我,我得势的时候压制你,哪一派都有起有落。这种斗争,固然反映了不同官僚体系对治国方针的不同理解,但斗争造成的政治上的敌视和思想上的隔阂,对整个政权内部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直影响到南宋及明清知识分子的思维。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他的变法失败,但初衷是好的,有些地方也是有成效的。所以,尽管几乎所有支持他的重要人物都被史书列入奸臣传,但他却不在奸臣传之中,这也说明史学家对他比较理解和公正。但在对立派那里就不是这样看,他们只看到蔡京、蔡卞兄弟是王安石的门生,是变法的支持者和继承者,所以把生活节俭、致力于强国富兵的王安石与腐化奸顽的蔡京等人不加区分。两派势力斗来斗去,一直斗到借以斗争的北宋政权也没了。这种斗争在思想上却一直持续到南宋以后。由于蔡京一派失败于北宋的丧日,所以在政治上就再也没有复起的机会,北宋灭亡的责任,也就全都归罪于他们了。此后,程朱理学盛行,王安石擅变祖宗之法,他的孝子贤孙蔡京之流祸乱国家的观念,也就深深地刻文人士大夫心中,这其中应当包括《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这方面的例子不少,比如,钦宗时程颐的门人杨石就说:“今日之祸,实安石有以启之”。明代杨慎说王安石是“古今第一小人”。最严厉的指控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水浒传》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这个蓝本有一段文字,明确无误地说大宋的混乱自王安石变法为始,大意是说:英宗年间,洛阳邵康节与客在天津桥上散步,忽然听到杜鹃声,很不高兴。客人问他为什么不高兴,邵康节说:“洛阳从来没有杜鹃,现在忽然飞来,必然有所主。”客人说:“主什么?”邵康节说:“不过二年,朝廷任用南人为相,必有更变,天下从此麻烦就多了!”客人说:“怎么听到杜鹃声就能知道这些?”邵康节说:“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地气自南而北。现在南方地气到了北方,禽鸟比人先感觉到了”。说这话不久,王安石就真的做了丞相。
邵康节就是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住在洛阳时,与司马光、程颐、程颢等理学家都是朋友,邵雍的话,很能代表司马光一派的看法。
《水浒传》中,导致英雄反抗的主要因素是各级官吏的腐败,有法不依。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外,与官吏们一执行新法就变样有关。
当然,对一个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很可能借鉴了唐代的一个故事。那个故事讲,有个叫张励的人,在地下挖出一个大柜。这个大柜用铁索捆着,用铁水浇缝,再用石灰密封。张励让人打开大柜,见到一个铜盘,盘上有紫印九颗,印文全如古篆。拆去铜盘,有一只大猴从中跳出来,锅里有一块石牌,上面写道:茅山道士囚禁猴神于此,如果有打开这个大柜的,打开后十二年就会天下大乱,打开这个柜子的人也会遭灭族之灾”。十二年后,正是天宝十四年,果然爆发了安史之乱,张励也遭灭族之灾。
这类故事,国外也有。希腊神话里就有“潘多拉”盒子。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一个“魔盒,封在盒子里的所有邪恶都一一跑了出来。
作者:卢明,男,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