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历史悠久,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春秋时称“朱方”,战国时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
江苏镇江,古称京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隋书·地理志篇》有关于京口地理位置的描述:“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镇乃镇守之意,江则指长江。镇江背山面江,形势雄险,自古便为水陆通衢,江防重地。
文化名城,江防要地,扼守长江,孕育秦淮,拱卫金陵,襟吴带楚……所有这些,都注定镇江是一座驻扎重兵的铁瓮之城,是一座金戈相击、铁马横驰的英雄之城,是一座被厚重军旅文化所浸濡的红色之城。
一
多年前,北宋末年,战乱频仍。
抗金名将韩世忠与巾帼英雄梁红玉在京口相遇,一见钟情。说到韩梁佳话,不得不提《宋史·韩世忠列传》,书中记载:“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梁红玉擂鼓抗金兵被传为千古佳话。
此乃史实。公元年,金兀术大破杭州城后,率领十万大军,水路战船艘,满载掠来的金银珠宝,逶迤北上,企图经镇江越长江入扬州北撤。此时,正值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率0水军镇守镇江。
如何以寡敌众?站在金山寺顶峰,梁红玉指着长江西南大片的芦苇荡,说出三条“锦囊妙计”。待敌船从焦山方向杀奔过来,只见梁红玉亲擂战鼓,韩世忠领兵诱敌深入。第一通战鼓,小股水军驶小船出芦苇荡迎敌;第二通战鼓,水军佯败,落荒而逃,金兵穷追,入芦苇荡;第三通战鼓,八千水军全面出击,火力全开,大获全胜。
这一仗,韩世忠领兵,梁红玉击鼓,以区区八千之人抗敌十万之众,金兵自此后30年不敢再入侵江南,保全了南宋残存的半壁江山。
年时光荏苒。年4月,春暖花开之日。一支穿着青灰色军服的队伍从安徽黄山脚下出发,沿长江南岸一路北上,经过20天风雨兼程,到达镇江境内,潜入到茫茫的茅山山脉。带队的指挥员叫粟裕,他带领的这支新四军先遣支队要在茅山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这支新锐力量不断壮大,在党中央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领导下,北上东进南下,对日伪顽军作战0余次,伤敌毙敌4万余人,还牵制了包括4万日军在内的10万敌人,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把茅山抗日根据地列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山地建立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指出“这些根据地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坚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足见镇江之南的这片群山,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作用。
抗战时期率部挺进江南、威震敌胆的粟裕(右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风雨前后八百年。忠诚与报效,早已成为镇江这片红土地上军旅文化的第一元素。
二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稼轩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仅歌颂了吴太祖孙权,同样讴歌了宋武帝刘裕,词中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
东晋时出生于镇江、一统江南的南朝宋武帝刘裕。
东晋中晚期,战乱纷纷,民不聊生。出生镇江的刘裕少壮之时,“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他抱着远大志向,加入了东晋名将谢玄的王牌之师——北府军。
《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公元年,逆匪孙恩率水陆大军从长江入侵南京,刘裕奉命北上阻击。为争夺北固山、蒜山、金山这几座战略要地,数万大军展开激战。结果孙恩大军在江边上岸不成,施展不开,“高祖率所领奔击,大破之,投崖赴死者甚众。恩以彭排自载,仅得还船”。
刘裕一战成名。此后数载,转战三吴,已及不惑之年的刘裕屡当先锋,每战必胜,一跃成为政坛、军坛的新星。42岁这年,刘裕在京口举兵起义,自此南方归为一统。
镇江,一片盛产英雄的沃土。
说罢刘裕,时光流过1年,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英雄。
在今天的镇江新区,有一条笔直宽敞的大道叫赵声路,在镇江城西的云台山东南麓,有一座静幽的纪念公园,叫伯先公园。它们,都是为了纪念同一位英雄——赵声。
赵声,字百先,号伯先,镇江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年2月,赵声东渡日本,与黄兴结识,同年夏回国,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和长沙实业学堂监督。他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曾撰写七字唱本《保国歌》,被学生广为传唱。
年10月,赵声担任广州起义总指挥。他亲手拟定了利用新年春节假期发动起义的计划。之后,赵声马不停蹄赶往广州,建立了起义指挥部秘密机关,主持起义前的各项工作,不料新军中有同盟会会员身份暴露,起义被迫推迟。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相继失败后,赵声忧愤成疾,不久抱病离世,时年仅31岁。
广州起义总指挥赵声(右二)。左一为陈独秀。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表彰赵声的功绩,追赠他为上将军,便将其遗骸从香港迁往镇江,厚葬于故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英雄,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亮的金字招牌,更是军旅文化大餐中最有养分的靓汤!
三
在如今的镇江城中,有一条路叫北府路。东晋时京口官称北府,这期间以北方流民为主组建了北府军,今天的百度这样定义: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
北方民族独有的特质,加上血性和勇气,造就了这支“中国古代最强军队”。最能佐证北府军骁勇善战的战例,就是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公元年初冬,前秦符坚大举出兵,讨伐东晋,双方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以八万北府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东晋还依靠能征善战的北府军,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时光的钟摆永不停步,战刀的寒光、战马的嘶鸣声已渐渐远去,弓马立国的冷兵器时代早已没入长河,但中国军人的血性勇气,依然光环闪烁,更加熠熠生辉。
公元年,英国侵略军发动了侵华扬子江战役。是年6月,在攻占上海吴淞炮台后,气势汹汹的英军带着坚船利炮,沿长江逆流而上,目标直指镇江。英军此次共出动大小军舰76艘,士兵1.2万人,火炮门。而此时,镇江守军只有余人,他们粮弹匮乏,装备落后。
年镇江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焦山炮台旧址,也是我国近代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之一。
年抗击英国侵略的镇江保卫战,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赞扬。
7月21日,英军开始攻城。猛烈的炮火一轮又一轮轰击着古城镇江,城门很快坍塌,但是守军没有退却,他们利用城垛掩护,步步为营,最后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最终全体阵亡。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赞扬了镇江守军英勇抵抗侵略的英雄气概:“驻防旗兵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说到镇江军旅文化中的血性和勇气,这里还有一个悲壮的战例。
年11月,上海沦陷后,日寇沿江而上,直指镇江。此时,驻守镇江的国民党军队已全线撤退,在镇江的东大门圌山炮台,以骆熺标为首的12名士兵自发组成敢死队,坚持对日作战。12月11日,敢死队用仅有的一门火炮攻击日舰,因炮管射击过频,发烫过热,不幸发生膛炸……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血性!勇气!如果把镇江的军旅文化看作是一座大厦,这,无疑是其中最坚实的基石。
四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自古以来,每一支军队都由战而生,由强大战斗力而战果辉煌。胜战之师,铿锵的号角自然源远流长,芳香百世。
出镇江城向西南,沿镇句公路,行至约15公里处,有一道险要的关隘,地名韦岗。这里青山相对,路窄林密。
公路右侧,赫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镌刻着新四军先遣支队首战江南奏凯歌的故事:年6月17日,日军30余人分乘5辆汽车驶入韦岗,进入新四军伏击圈。粟裕率领伏击部队发起猛烈攻击,前后不到半小时,这场瓮中捉鳖的战斗就干净彻底地结束了,共毙伤日寇20多人,还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
年6月粟裕指挥的韦岗伏击战,是新四军挺进江南第一战,意义重大深远。
新四军挺进苏南后,韦岗伏击战是漂亮的第一仗。战后,陈毅赋诗赞曰:“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
山河依旧,时代变迁。70年前,4月21日,我军横渡长江作战。船到江心,遭到国民党炮火猛烈拦截。这时,在镇江扬中的江面上,“大辫子姑娘”颜红英奋不顾身,摇橹驾舟,送解放军横渡长江。她的英雄事迹,被定格成“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经典照片。
渡江战役中,以“大辫子姑娘”为代表的扬中人民,主动加入支前大军,摇着小木船帮助亲人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镇江军民共同谱写了一曲胜战壮歌。
“我送亲人过大江”,揭示了人民战争伟力之源。
岁月匆匆,日历翻开到公元年。时年岁末,作为特邀嘉宾,笔者有幸坐在驻镇江两支部队宽敞的礼堂内,观看了两场由官兵自编自导自演的迎新春文艺晚会。
不约而同。两场文艺晚会的主题都是:强军战歌。我想,这绝不是偶然。
某部。晚会现场,一位士官班长和妻子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记忆深刻。小伙子经过部队近10年的锤炼,成为战斗班骨干,多次在集团军和本单位组织的比武中摘金夺银。他的妻子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主动要求在新疆喀什某幼儿园支教。两人天南地北,隔空对话,在视频中共同感恩组织培养,互相鼓励支持,真诚而发自肺腑。
某旅。晚会结束后,我们同几位主创、编导和演员座谈。和她们的握手,让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哪里是一群花季少女的纤纤玉手啊?掌心分明如饱经风霜的老农之手般粗糙!同行的旅领导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她们都是特战女兵,一群女汉子!”
镇江最早名曰朱方,建城之始即有兵卒驻防。2多年来,战火硝烟在这座古老的城池飘起又散落,江塞之城屡被攻守,几多陷落。镇江,历史上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镇江”。
唯有今天,胜战之师,驻守江城,方得“镇江”。
强军!胜战!镇江军旅文化之核!
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
供稿:东海民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