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期,出生于世家大族的膏粱子弟,醉心于山水,哪怕是才华横溢的人,同样喜欢隐居山林。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和北朝的王猛出身寒微不同,谢安出生于名门望族,有着“山中宰相”的美誉。
今天话题的主人公也被称为“山中宰相”,他就是陶弘景。
陶弘景同样出身世家大族,一生历经宋、齐、梁三朝,曾经为诸王侍读,而且参与了朝廷大事的决议,政绩显著。
南齐永明十年后,陶弘景隐居句曲山。句曲山在汉代为三茅司命的府邸所在,因此也就有了大家熟知的茅山称呼。
陶弘景在茅山前后修行四十余年,创立了道教上清派的茅山一宗,将道教的书籍整理到一起。
陶弘景交友广泛,梁武帝萧衍和他关系也很好。萧衍取代南齐之后,在国号的选择上颇为犹豫,因为他本身是南齐的皇族成员,但是南齐废帝萧宝卷滥杀无辜,遭到了世家大族的一致反对。
继续以齐为国号对萧衍来讲,也不是一个好兆头。萧衍找到了陶弘景,在陶弘景的推演之下,最终确立了梁为国号。
陶弘景的另一位知名好友就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沈约。沈约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编写者,而且精通音律,发现了汉字中的四声,即平上去入,为后来近体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年,沈约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史书记载,忧惧而死。
作为沈约的好朋友,陶弘景得知沈约去世之后,很是伤心,并写下了一首诗来祭奠自己的朋友:
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诗的名字是和约法师临友人诗。约是沈约的名字,那么为什么成为法师呢?这就要从沈约的思想角度来分析了。
沈约和大多数传统的士大夫一样,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沈约同样笃信佛教,终生都在致力于推广佛法,这也是他能够得到梁武帝欣赏的原因。
同时,沈约在南齐时期受到齐明帝的影响,对道教也有很深的了解,陶弘景和他之间的友谊,共同的信仰也是友谊的重要纽带。
综上而言,称呼沈约为法师一点也不奇怪。
整首诗的意思是说:
我已经超过十年不曾流泪,今日想起老朋友,在这秋风萧瑟的季节,泪水止不住流淌。
这首诗很朴实,但是很具有感染力。
陶弘景不流泪,和他修行有关,上清派要求“少思寡欲,息率无为”,也就是清心寡欲,摒弃喜怒哀乐,与天地同化为一体。
已经十多年不动感情,不落眼泪。但是听到朋友离开人世的消息,还是悲从中来,萧瑟的秋风伴随着草木凋零,而草木凋零与朋友故去在同一时节,更加让人感伤。泪水在作者眼中倾泻而出,更增加了伤感的程度,读来让人落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