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说到铁器时代的人口激荡与人才选拔的往事,本篇作为铁器时代终章,分行政生态、宗教文化两部分讲述。
一、行政生态
嬴政统一六国后,在李斯(时任廷尉)的倡导下,在全国范围内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而在更早的秦武王(嬴荡,举鼎被砸死那位)时代,秦国确立了丞相制。西汉政治框架基本上承袭了秦制,唯一不同的是,西汉还辅有分封制。
李斯,今河南驻马店人,法家思想践行者秦朝统治者认为分封制乃周朝大乱的根源,因此施行郡县制。而西汉统治者却认为秦朝早夭就是因为没有自家人帮助守卫国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分封制——同姓王靠血缘获封,异姓王靠功绩获封。刘邦在死之前终结了异姓王这一存在。刘邦这一辈子很传奇,前大半辈子都在村里游荡,而后小半辈子一下就走在了时代最前沿,先是随潮流造反,后依靠谋臣武将夺得了天下,掌握最高权力后睡不踏实,把跟随自己打天下的猛人都干趴下了,自己才寿终正寝,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家长。到了景帝时代,同姓王势力大涨,开始与中央对抗,景帝任用晁错削藩,不曾想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好在被周亚夫快速平定。到了武帝时代,推行主父偃的“推恩令”,同姓王势力从此一蹶不振。此后西汉的朝政就由三公九卿和外戚把持,直到被外戚王莽和平终结。
“穿越者”王莽东汉刘秀吸取西汉的教训,认为不应该赋予外戚太大权力,应该加强君主实权,因此不设丞相(汉末曹操和诸葛亮的丞相位是特例),中央虽置三公,但事归台阁。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参看《军师联盟》),相当于后世明朝创立的、日本现在还在用的“内阁”。三公权力的削弱,代之而来的是尚书台和六曹机构权力的大大加强,这也是后来隋唐开始至明清的“三省六部制”的雏形。虽然刘秀想通过尚书台长久限制外戚的权力,但现实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哪怕你是“位面之子”。明章二帝之后,由于君主大多年幼体弱早夭,东汉中央实权开始在外戚与宦官之间流转,“跋扈将军”和“十常侍”就产生于这个历史阶段,此时文官集团基本上处于外围。到了东汉末年,经过时间的积累,文官集团进化出了世家大族这一阶层,以袁绍为代表。外戚大将军何进意欲扫除宦官,但事情泄露,宦官们先下手终结了何进,然后袁绍率禁军团灭了宦官,最终由袁绍引进的西凉军阀董卓控制了朝政,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
《新三国》董卓剧照在司马家掌权下,魏国灭了蜀国,接着司马家接受了曹家的“禅让”建立西晋,然后灭东吴统一全国——三家归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司马家总结经验,认为之所以能顺利篡权,一个重要原因是曹家没有分封宗室来拱卫江山,因此开始大封宗室,同时削弱地方政府的军权保留宗室诸王的军政权,这一下就玩大了。诸侯王实力瞬间如日中天,直接造成了轮番组团争夺中央权力的“八王之乱”。
八王地盘分布事实证明,吸取经验不能只看眼前。在权力面前,亲戚这层关系真的很靠不住,前朝西汉七国之乱、后世明朝靖难之役均是明证,清朝的三藩之乱则证明利益关系的异姓分封更靠不住。八王一通乱砍直接导致了西晋的早夭,同时也让士族的实力异军突起。东汉依靠外戚、宦官、世族治国,后来外戚、宦官倒掉了,只剩下世族支撑,最后却被军阀捡了便宜;三国是典型的军政府时代;而西晋时,世族进化为士族,宗室自相残杀殆尽,到了东晋就是士族的天下了。
东汉末年各州地盘从三国时期开始,行政区划已经由郡县制转变为州制,比如我们熟悉的荆州、益州、青幽并冀凉州等。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替、战乱相当频繁,乱世出枭雄,此时的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并且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总体来说,南方更重文化,士族和寒族都参与了国家运营,科举制就萌发于南梁时期;而北方更重武力征服,权力都掌握在贵族和军阀手中,“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这时的代表(隋朝开创者杨坚的家族就是十二大将军之一,而唐朝开创者李渊的家族更高级,乃八柱国之一)。在隋朝统一天下后,合并关陇、山东、江南的人文,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开放性和包容性十足的隋唐文化。
隋朝极盛时期疆域唐朝时期,行政区划又由州制转变为道制,比如我们平时在电视剧里听过的剑南道、京畿道、岭南道等,听起来还是很带劲的。现在韩国的“全罗道”“济州道”、日本的“北海道”中的“道”,都受到中国道制影响。道制从唐朝一直持续到元朝,元朝时转变为省制。隋唐时期,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科举制,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参与到了国家行政中,逐渐取代了士族,而三省六部的职位,则是广大科举学子梦寐以求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为决策者,门下省是审议者,尚书省负责处理政务,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
三省六部职能尚书省源于东汉刘秀设立的尚书台,六部源于刘秀设立的六曹,而中书省为曹丕始设,门下省源于汉朝的侍中,西晋时正式有建制。三省的老大,都是宰相!从隋唐开始,有两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一个是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另一个就是行政的三省六部制。甚至可以说,从隋唐开始,在这两项制度的加持下,国家运转机制基本定型了,这是经历了中衰期后浴火重生的定型!相比于欧洲被日耳曼人攻灭后直到14世纪文艺复兴才逐渐苏醒,我们确实比较早熟。
二、宗教与文化
北宋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儒道释三教开始合流,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主要精神信仰,位于重庆的大足石刻是三教合流的岁月明证。而在此之前,三教的发展却充满了磕磕绊绊。
大足石刻一隅,融合了各路人物雕像儒家从孔子开始,到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成为读书人的主要精神支柱,也成为了社会的正统思想。两汉,是儒学最为昌盛的时代,当时称为经学。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文化阶层对统治阶层很失望,对社会现状很不满,同时对经学的繁琐和谶纬的荒诞很反感,因此开始摒弃儒学,崇尚自然、无为、贵生、避世的老庄思想,玄学应运而生,玄学也被称为“新道家”。整个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玄学的生命力都很旺盛,何宴、夏侯玄、竹林七贤、陶渊明等均为玄学的代表人物。直到唐朝后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儒学才击败佛道两教回归官方正统。到了北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接力古文运动,促成了新儒学——程朱理学的诞生,而这八位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
《新三国》诸葛亮剧照,儒家士子典范道教源于老子,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西汉初依靠“黄老之学”治国,休养生息,到了东汉末年,张道陵在成都大邑鹤鸣山正式创立教团组织——五斗米教,亦称天师道或正一道,三国时割据汉中的张鲁即为张道陵之孙。此外还有源于西汉、由南朝陶弘景创立的茅山道派、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黄巾起义失败后即消亡)、南宋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等。道教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经寇谦之改革成为北魏的国教,此时爆发了第一次灭佛运动。年后,北周武帝宇文邕开启第二次灭佛运动。隋朝佛道并重,唐朝以老子李耳为祖先,因此奉道教为国教,唐玄宗积极推动道教内部改革,此时道教进入全盛。道教在宋、元、明,都有一大批帝王信徒,比如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孛儿只斤·铁木真、明成祖朱棣、明世宗朱厚熜等,当然也有一大批帝王死于道教的“仙丹”。道教在明朝开始世俗化。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武当张三丰剧照佛教源于古印度,属于外来品种,于东汉初年明帝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土,但此时的佛教还是胡人的宗教,僧人都是西域胡人,东汉、曹魏、蜀汉、东吴及西晋等政权明令禁止汉人出家。西晋崩盘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很多胡人建立了多个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为了对抗汉文化,后赵(羯族政权)正式允许汉人出家。从此,佛教开始兴盛,乃至北朝逐步普及,甚至影响南朝,从一个小教逐渐发展成后世三教之一。新疆的鸠摩罗什、印度的达摩,一前一后,一北一南,就在此时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甘肃敦煌石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均在这时开凿。但由于佛教发展太快,信众狂热,与道教冲突剧烈,同时寺院占据了大量生产资料和生产力且不用交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因此在北魏和北周时期先后爆发两次官方主导的灭佛运动,但被灭之后很快又死灰复燃。隋唐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玄奘就在此时到印度取经的,回国后在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开创了佛教法相宗,也称唯识宗或慈恩宗。到了唐末武宗时期,佛教又发展到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地步,加上韩愈引领的“古文运动”对高层意识形态的影响,由此爆发了史上第三次官方灭佛运动!由于这三次灭佛均是谥号为“武”的帝王发起的,因此史称“三武灭佛”。自中唐时期禅宗(达摩开创)六祖慧能始,大乘佛教在我国开始世俗化。
传播度最高的佛教人物—唐僧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儒道释三教会通融合、和而不同、深入芸芸众生的生活并和谐共处的宗教关系,在世界文明史上实属罕见。迄今为止,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内部的逊尼派什叶派、基督教内部的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之间时不时都还在掐架呢。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儒家具有较大的宗教宽容性,另一方面又在于三教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以不用的文化功能存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在三教归一的世态下,持续了上千年之久的铁器时代也落下帷幕,火器开始在中华大地喷薄而出,大放异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