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早上早七点五十还在济南,九点多已到泰安肥城八卦楼。知晓肥城八卦楼得感谢踏浪户外的领队踏浪队长。为了吸引大家探秘兴致,队长独辟蹊径,设计了一条户外徒步线路:肥城西花峪村一斜峪一八卦楼一木耳沟一齐长城一茅山道观。这条线路历史人文与自然山林野趣完美契合,值得推祟。
肥似乎总让人联想到吃,提到肥城,忍不住口水长流,皆因那色香诱人的肥城蜜桃。而肥城得名,却源于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被冠以肥子国,后简称肥城。肥城佛桃是名品,由此衍生的与风水文化有关的辟邪桃木,以及八卦楼成为肥城文化名片。桃木辟邪,八卦楼坐阵,保一方平安,人杰地灵,又岂能不出人中龙凤?泰安肥城成为中国桃,出过史圣左丘明,吸引武圣孙膑屯兵,商圣范蠡隐居也就不难理解
此行我们先探秘肥城的八卦楼。因为当地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架设输气管道导致部分道路中断,大巴车把我们放在一个叫田家花峪村的地方。
一条河从村中间蜿蜒而过,坐落在花果田园中间的村落当属古村落,不同年代的民居在这里共存,明清时代大户人家建筑技法考究的深宅大院,穷苦人家的草泥结合的土坯房,现代版的砖混瓦房,水泥平房,村口孤零零的关帝庙、土地庙....土坯房破败不堪,很多仅余屋架。关帝庙、土地庙的仪门孤零零地立于规模弘大的遗址之上,楚楚可怜。
过了田花峪村,要经过一片田野。绿油油的麦田,星星点点的油菜花,蓄势待发的樱桃树、核桃树下有农人正在整理地块。徒步途中,笔者发现,好多人家的场院和果园中都放着一种砖红色的大瓮,估计是储存雨水的吧。经过田野,绕过一座石山,路过一个叫斜峪的村庄,就能看一条扇形的山谷。谷中有一水库,水库边的平地上有一座不起眼的建筑。那就是八卦楼。
话说肥城这座八卦楼,并不起眼,就单纯一八卦形制的多边形楼,位于四面环山的潮泉镇轳辘道村西一小型水库旁的简陋土台之上。面相普通,选址却集风水学之大成,崇山峻岭逶迤其周,依山傍水,可谓聚风聚气聚水之宝地。据明万历进士李邦珍曾作的碑记记载,八卦楼系明朝道士李教才建,距今有余年。一道道山岭像一条条头尾相接、相依相嬉的巨龙盘踞于斯,仅有的通道,也有左冲右突的山丘挡住了直面而来的风,有种卓然天成的神秘感。八卦楼属原寿星庵建筑,占地10余亩,分东西两院,东院有钟楼,后有南极阁,即八卦楼。西院为寿星殿。寿星庵于年被拆除,仅余八卦楼。八卦楼楼身为红砖砌成,呈八角形,攒角顶、重檐,顶上挂琉璃瓦,8条小垂脊各塑一小龙头。东、西、南、北檐下分别书有“龙汉”“延康”“赤明”“开皇”字样;8个卦面的二檐下依次为离、巽、震、艮、坎、乾、兑、坤。八卦中,正南面的拱门上横书“三宝云域”4个大字,雕刻着双龙戏珠、天马、麒麟纹饰,卷石上刻有天马行空、二龙戏珠浮雕。
全国有“八卦楼”的地方有好几处,肥城的八卦楼算小字辈了。较出名的八卦楼当属始建于公元年的福建漳州的威镇阁(俗称八卦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年)的福建厦门的八卦楼;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年)的河南鹤壁浚县大伾山的太极宫(八角攒尖楼阁式建筑,也称八卦楼,系大伾山标志性建筑)。
提到八卦楼,很有必要了解下八卦中让人烧脑的八个字与对应的符号。六十四卦的两个基本分别是“—”和“--”。—”叫阳爻,把“--”叫阴爻。“爻”代表着阴阳气化,由于“爻”之动而有卦之变,故“爻”是气化的始祖。“—”性刚属阳,“--”性柔属阴。万物的性能即由这阴阳二气演化而来。道法自然的八卦中“乾qián、坤kūn、坎kǎn、离lí、震zhèn、兑du、艮gèn、巽xùn”这八个字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同大自然与阴阳人伦天人合一,结合李溯本的释义,竟然发现如此理解其深意,有助于更好地记住这些符号:
乾,天也,对应“马”,为首,称乎父-健也(天为太阳,上下对称,);
坤,地也,对应“牛“,为腹,称乎母-顺也(地为太阴,上下对称,);
坎,水也,对应“豕”-坎为耳,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水为少阴,上下对称,);
离,火也,对应“雉”-离为目,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火为少阳,上下对称,)
震,雷也,对应“龙”-震为足,一索而得男,故谓之男(雷为副火,由火生水,火在下、水在上,把火的上面换成水阴,);
兑,沼泽也,对应“羊”,兑为口,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泽为副水,由水生火,水在上、火在下,把水的下面换成火阳,);
艮,山也,对应“狗”,艮为手,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山为副地,从地到天,把地的上面换成天阳,);
巽,风也,对应“鸡”,巽为股,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风为副天,从天到地,把天的下面换成地阴,);
注:雷雨天,先下来雷,再下来雨,因此说震卦火在下、水在上;化石燃料埋在湖底,因此说兑卦水在上、火在下~~
欣赏八卦楼建筑风格,悟古人之道法自然。沿着八卦楼东侧的山峪,一路钻密林,直拔山垭,路难走,却不觉得累。山峪全是构树和酸枣、荆柯等灌木,构树上长着好多野木耳,让人惊喜连连。山坡上全是刺槐,森林植被茂密得如一张网,没有前人行走的野路,自己开辟道路谈何容易。大家跟着前人在密林中踩出的小径,一路攀登到山的垭口,视野顿然开阔,能看到远处山顶上的亭台楼阁等建筑,近点的是一处生态农庄,更远处隐隐约约的山尖上有红房子,听说那儿就是要前往的茅山道观。我们站的垭口是几座山的交汇处,向左还是向右,连领队也迷糊了。后来,跟着领队向左登上了另一座山头,有点方向感。又从槐树林中下切到另一座山垭,穿越一家养殖场,不见主人,唯见一只忠心却又胆小的狗狗和一群柴鸡。沿着养殖场中间的土路,向胜利在望的齐长城进发,人进狗退,发现我们没有偷窃和行凶的意图,狗狗也就装装样子叫几声。导航定位此处应为张家花峪村地界。徒步至此,已届十二点了,就地在齐长城边的空地用餐,稍事休息后,一气拔高百余米,来到山顶平地,野草茂密,随处都能发现狼獾挖的洞穴和排出的粪便,同行者还发现蛇类出没,可见这儿生态之良好。
走出山顶平地,生态农庄挡住去路。绕过农庄,看到一段保存得比较完好的齐长城在密密的槐树林中穿越。大家的兴趣大增,深觉此行超值。沿着齐长城边的野径继续西北行,时而下切,时而上拔,考验着耐力与气力。连绵无际的峰峦随着山谷中一道道曲线迷人的梯田,被我们一步步地抛到身后,经过最后一段极具挑战意义的长距离登高,大家终于来到风光秀丽的茅山道观。
这儿真是一处人迹罕至的风水宝地。山如巨龙,昂首摆尾,处于高山之巅的道观建筑结构完整,布局紧凑,朱红色与暖黄色的完美搭配,艳而不俗,在阳光下散发着宁静、温馨、神秘的光辉。想不到长住于此的居然是一位气色红润、五观端正的道姑。离群索居于此七、八年,这需要多么虔诚的信仰和避世勇气。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32.html